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张九龄

《望月怀远》张九龄诗原文翻译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望月怀远》张九龄诗原文翻译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文解释】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词语解释】

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户。

露滋:露水打湿。

还寝:回卧室再睡。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 四块玉·天台路·马致远

    四块玉·天台路 马致远 采药童,乘鸾客,怨感刘郎下天台。 春风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见开。 命薄的穷秀才,谁叫你回去来。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他少年时追求功名

  • 古诗词鉴赏教研课说学法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鉴赏教研课说学法,内容包括高中语文古诗教法学法,教研活动怎样教会中学生学会古诗词,怎么教小学六年级的古诗词鉴赏。(一)以读促悟以读促悟指的是以读图为主读诗为辅,读生活贯穿于读图和读诗之中。经过实践,本人发现诗歌从读图入手,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全诗的

  • 向着太阳奔跑

    向着太阳奔跑生于煤城,长于煤城,我是矿山的儿女。黑黑的煤堆,高高的矸石山,一辆辆载满粉煤远去的卡车,一群群穿黑衣,戴黑帽,全身黑乎

  • 唐千千《辫子姑娘》散文鉴赏

    一 对西藏那片神秘土地的向往,大约是从我遇见一位西藏室友开始的。 她叫旦增普珍,挺难念清楚的名字。于是我们都省去“旦增”二字,

  • 千家诗七绝《夏竦·廷试》诗词赏析

    这首诗写参加特荐科殿试的情景,首句写帝王端坐,龙袍灿烂夺目,次句写两列仪仗,彩旗飘飘,三句写自己答卷时挥毫如飞,末句写日未落已答完题,心情畅快,如春风拂面,得意洋洋。

  • 李白《月下独酌其四》全诗赏析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作品赏析【注释】:穷愁千

  •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名言: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注释: 攻: 治理, 此指切割。 句意: 善于向别人请教, 就象切制坚硬的木材, 先切削容易的地方, 然后再切削较难的木节。 出处: 《礼记·学礼》

  • 洪咨夔《直玉堂作》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直玉堂作洪咨夔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洪咨夔(1176—1235),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浙江临

  • 古代诗文名篇之顾况诗《过山农家》原文、鉴赏和解读

    顾况诗《过山农家》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且喜晒谷天晴。 (据中华书局本《全唐诗》) 这是一首纪行小诗。记述和描写自己夏日到山村农家的见闻。 “板桥人渡泉声”写自己行经山涧板桥,听

  • 家国大义:共和国一代的

    【3092】家国大义:共和国一代的坚守与担当(玛雅著,北京人民出版社,35万字,2016年8月第1版,45元)△本书通过对9位(黄平、秦天、余永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