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名篇之顾况诗《过山农家》原文、鉴赏和解读
顾况诗过山农家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且喜晒谷天晴。
(据中华书局本全唐诗)
这是一首纪行小诗。记述和描写自己夏日到山村农家的见闻。
“板桥人渡泉声”写自己行经山涧板桥,听到泉水流声。诗人并未直说置身其间有些什么感受,读者却会自然联想起那种清幽舒爽的山间境界是何等的宜人。
“茅檐日午鸡鸣”写到达农家的时刻已经是正午,农家风光最引人注意的是简朴的茅屋,入耳的鸡鸣。其幽静与首句过桥可闻泉声的境界相映成趣。两句已将题目全面呼应。
“莫嗔焙茶烟暗,且喜晒谷天晴”两句从农家主人之口下笔,写山农陪着诗人参观焙茶劳作与晒谷的场景。焙茶工场烟熏、昏暗,晒谷场地则天晴、曝晒,两者对于山农来说都是值得高兴的事,对于来到山村观光的诗人来说,却可能因不习惯于烟熏日晒而不舒服。作为主人,客气地说一声: 请别见怪。这里,“莫嗔”和“且喜”是互文见义,表现了山村农家对劳动场景的深厚感情和淳朴、爽朗的性格。全诗富于诗情画意,自有一番闲适自得的情趣。诗人早年曾学画于王默,是位吟诗作画的能手。这在过山农家中得到了体现。
这首诗采用六言句式,每句之中两字一顿,节奏鲜明,跳跃感强,与纪行的事实和农家的喜悦心情正相合拍,富有格调自然淳朴的特点。钱咏说:“作诗易于造作,难于自然”(履园谭诗)。看此诗的布局呼应,句式修辞,便可知诗要达到自然的品格,确实并非易事。
-
弟弟从我头上,拔下发针来,很小心地挑开了一本新寄来的月刊。看完了目录,便反卷起来,握在手里。笑说,“莹哥,你真是太沉默了,一年无有消息。” 我凝思地,微微答以一笑。 是的,太沉默了!然而我不能,也不肯
-
国学名句“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 语出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只知自己享乐,而不顾百姓的疾苦,荒废了国家的政务,只贪图猎取野鸡野兔,有仁德的人是不这样做的。指出统治者不
-
闲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嫩节留馀箨,新业出旧阑。细枝风响乱,疏影月光寒。乐府裁龙笛,渔家伐钓竿。何如道门里,青翠拂仙坛。
-
苏轼《水调歌头》苏 轼 苏 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 ① :琴诗何者最善? 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 ② 。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 ③ 。余久不
-
古文观止·苏轼·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1】
-
青山南,白石北,此地嵯峨人不识。
-
解印书千轴,重阳酒百缸。凉风满红树,晓月下秋江。岩壑会归去,尘埃终不降。悬缨未敢濯,严濑碧淙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带解释(短),内容包括求比较短的古诗词,要带有解释~,带注释的5首宋词,短的,古诗词大全短的意思。天净沙① 秋孤村落日残霞②, 轻烟老树寒鸦③, 一点飞鸿影下④。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①天净沙:曲牌名
-
名言: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注释: 罔(wang): 没有。 句意: 与治理的原则一致, 天下没有不兴盛起来的; 如与动乱的行为一致, 国家没有不灭亡的。 出处: 《尚书·太甲下》
-
(宋)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 小令鉴赏
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是一首描写夜晚归程的小令。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江城夜景的美丽和宁静。诗人用“夜归临皋”形容自己归家的场景,四处寂静,只有虫鸟的声音。他在宁静的夜晚,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深情与生命力,这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舒适。这首诗具有强烈的写实感,让人感受到了江河的奔流和夜幕的静谧,既富有自然主义的风格,又有浪漫主义的情感。整体意境清新、宁静,读来使人平心静气,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和诗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