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
玉簟(dian)秋:指时至深秋,精美的竹席已嫌清冷。
【简析】
此词最精彩的是歇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比起来,范词较平实,李词较灵活,她以"眉头:、"心头"对举,以"才下"、"却上"相应,便形成一条动荡起伏的感情流波。然而红花需有绿叶相扶,没有前文的铺垫烘托,这三句不可能如此精彩。
-
这首词是作者的一首绝笔词。词的开头两句就描绘了一组对立的形象:诸将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对比何等鲜明,大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意味。 封建社会中,封侯显贵历来
-
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争敢三年作归计,心知不及贾生才。 作品赏析【注释】: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七律《江亭夕望》作于江
-
《墨子·非儒》是《墨子》的一篇篇目,全文共有五章,向人们传达了墨子的非儒主张。文章强调了墨子反对儒家的种种观点,充分展现了墨子对于社会的愿景和理想。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墨子对于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具体措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道德准则。整篇文章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阅读之后,使人对墨子思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于提升自己的修养和道德观念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
孔雀东南飞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ldquo
-
博浪沙,在河南原阳县东南,秦代为阳武县。张良年轻时为韩报亡国之仇,曾雇大力士铁椎狙击秦始皇于此。误中副车,没有成功。这是一首咏史诗,以咏赞张良狙击秦始皇事件为主题,嘲弄暴君的独裁统治,难敌千夫所指的怨恨,终于受到意外的打击。“一击军中胆气豪”,为报亡国之仇,敢于独自向权倾天下的独裁者挑战,对他进行狙
-
中国童话《张弘·去哈纳斯湖的路》鉴赏 张弘
-
朱熹的《春日》一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来临与生机。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艺术的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每个字都富有深意,令人陶醉其中。朱熹的《春日》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饱含深情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
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 ② 人也,亦不详 ③ 其姓字 ④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⑤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⑥ 。好 ⑦ 读书,不求甚解 ⑧ ,每有会意 ⑨ ,便欣然 ⑩ 忘食。性嗜酒 (11)
-
【名句】善养生者……,清虚静泰,少私寡欲 语出三国嵇康《养生论》。善于养生的人,心地清静虚无,行止安和,私情欲望很少。说明善养生者应注重清心寡欲。
-
正大五年(1228)十月,元好问母亲逝世,按当时礼俗,元好问从河南内乡县令的任上,辞官服丧,家居内乡白鹿原,当时三十九岁。这种闲居生活一直过了一年半,到正大七年(1230)春天,金国北面的蒙古军加紧迸逼。地处南北交通孔道的邓州(今河南邓县),也受到南宋的不断袭扰。为了加强防务,邓州守将移刺瑗聘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