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注释】
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名篇。它与一般即景言情,融情人景的词作有所不同,但它仍能深深打动读者,原因是,它抒发了作者强烈而又真实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一种傲视公卿、轻蔑名利的思想。
在整个封建社会,哪怕是所谓“圣明”的历史时期,科举考试也不可能没有营私舞弊、遗落贤才的通病。“明代暂遗贤”、“未遂风云便”等句,蕴含著作者自己的无限辛酸和对统治集团的讥讽揶揄,它道出了封建社会中许多失意知识分子的内心感受,获得了广泛的共鸣。这首词的社会意义也正表现在这里。正因为这首词刺痛了统治阶级,所以作者终生失意,备受压抑排摈。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载:“初,进土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及皇帝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首词所表现出的那种蔑视功名,鄙薄卿相的倾向是很明显的。
整个看来,这首词的基调,它的主导方面,无疑是积极的。“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些话,充分表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行动方向。历史证明,作者的一生是忠实于这一誓言的。他为下层妓女填写过许多词篇,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相当普及的程度(见叶梦得避暑录话),并且获得了“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的社会效果(见胡寅酒边词序)。一个古代白衣词人的作品,其流传程度如此广泛,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封建统治阶级把他长期摈斥于官场之外,甚至毁灭了他的政治前途,但另外一方面,这又恰恰成全了他。正由于他长期仆仆风尘,奔波于下层人民之中,才使他成为北宋独具特色的词人,成为中国词史上具有转折意义和具有深远影响的大词家。他死后,曾得到下层人民,特别是妓女们的同情和尊重,从传说中的“吊柳七”等活动中,可以看出,他的确获得了“白衣卿相”这样重要的历史地位。
过去,有人 指出这首词含有“自我解嘲”的意味,同时还指出这首词反映了封建时代文人失意时的“颓废思想和堕落生活”.这些,无疑是正确的,今天也必须予以指出。但同时也应当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当作者落第失意之后,便在“烟花巷陌”之中去“寻访”“意中人”.这“意中人”,其实就是作者的知己,亦即“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思想情绪既表现出作者身世漂零之感,同时又反映出他对妓女们的同情。这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且还带有消极反抗的情绪。就“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等词句来看,作者的态度显然是消极的、颓废的,但也要看到,其中含有许多难言的苦衷。在封建社会里,一个人敢于如此直截表明自己的'’堕落“,这对封建”礼法“来说,难道不是有”叛逆“之嫌吗?那些道貌岸然的上层统治阶级,他们在玩弄女性方面不知要卑劣到何等程度,而表面上却故作”风雅“、”庄重“.柳永此词与之相比,真不知要纯洁和高尚几多倍了。作者鄙弃”浮名“,却公然去填写被统治阶级轻视的”艳曲“,留下了广泛传唱的词篇,这反而是他对历史的贡献了。
这首词的构思、层次、结构和语言均与柳永其他作品有所不同。全篇直说,绝少用典,不仅与民间曲子词极为接近,而且还保留了当时的某些口语方言,如”如何向“、”争不“、”且恁“等。全词写得自然流畅,平白如话,读来琅琅上口。不独在柳词中,即使在北宋词中,这一类作品也是少见的。这种”明白而家常“,”到口即消“的语言,正是词中之本色,是经过提炼而后取得的艺术效果。指斥柳永词过分俚俗浅直,看来,不能不说是一种偏见了。
-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参赛(小学生必背古诗75+80首全部目录)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参赛,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75+80首全部目录,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诗,小学必背75首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目录) 1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41 寒食 韩 翃2 七步诗 曹植 42 滁州西涧 韦应物 3 敕勒歌 北朝民
-
(五言古风短篇 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人生在世彷若一场虚浮幻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无常无定,又何必为了外物劳碌奔波,锱铢必较?“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且不论役物或役于物,心志终将受其拘泥,不得自
-
《先秦散文·战国策·申不害始合于韩王(韩策一)》原文鉴赏
-
作者: 刘文田
-
西方文学·福克纳 美国小说家。生于美国南方密
-
卧疾尝晏起,朝来头未梳。见君胜服药,清话病能除。低柳共系马,小池堪钓鱼。观棋不觉暝,月出水亭初。
-
平生未省为人忙,贫贱安闲气味长。粗免趋时头似葆,稍能忍事腹如囊。简书见迫身今老,樽酒闻呼首一昂。欲挹天河聊自洗,尘埃满面鬓眉黄。 作品赏析原题:和子由次王巩韵如囊之句可为一噱?此诗为子由作?
-
王维《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通过游山的主要历程,把终南山的雄伟壮丽以及诗人的审美感
-
山西晋祠是我国著名古建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诗人们用诗词来赞美这座祠堂,表达对历史的敬仰和热爱。有的诗句写道:“古祠捧心俯万世,晋廊慰翰构千秋。”这些诗词充分展现了山西晋祠的独特魅力,让人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与智慧的积累。游览晋祠,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思绪沉淀下来,让人心生向往。
-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作品赏析【注释】①作于庆元六年(1200),时稼轩仍罢居铅山瓢泉。偕:同,和。杜叔高:稼轩友人,叔高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