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苏轼

苏轼《西江月》全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作品赏析

【注释】:
原序: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 ,解鞍,由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 :“照野渳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夜,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在辽阔的旷野流过。先说“照野 ”,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来形容“浅浪 ”,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汨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 。说云层隐隐约约在若有若无之间,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此两句暗写月光。
“障泥未解玉骢骄 ”,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 ,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 ,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 ”,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
过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 、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风月 ,莫教踏碎琼瑶 ”。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
“解鞍欹枕绿杨桥 ”,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通过描写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 ,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晴的提示。
这一结尾,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生动地表现了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
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
猜你喜欢
  • 杜牧《隋堤柳》全诗赏析

    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 《猫虎说》原文、注释和解析

    唐·来鹄 2 农民将有事于原野 3 ,其老曰:“遵故实以全 4 ,其秋庶可望矣 5 。”乃具所嗜为兽之羞 6 。祝而迎曰 7 :“鼠者,吾其猫乎!豕者,吾其虎乎 8 !”其幼憾曰:“迎猫可也,迎虎可乎

  • 王新民《吾友陈应松》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中国文学的星空真让俗人眼花瞭乱,不是这颗星轰轰烈烈地升起,就是那颗星悲悲切切地陨落。透过这表象的灿烂和衰败,有

  • 《追和柳恽赏析》

    这首诗是追和南北朝时的柳恽的《江南曲》而作,诗承接柳恽《江南曲》意,重在写离别后的欢聚之情。首联描写汀洲上的白苹,颔联描写江边、岸上的优美景色,颈联表达对柳恽的敬意,尾联描写水中鱼儿竞游。这首诗句法和格调都模仿了柳诗所用的齐梁体,李贺以

  • 李清照《渔家傲》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 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 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 山去! 【注释】星河:银河,天河。帝所:

  • 国学名句“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出处和解释

    【名句】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语出宋代苏洵《心术》。忍一忍就可以戒除种种鲁莽行为,沉静一下就可以克制种种冲动。说明遇事要沉着冷静,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 萧德藻《登岳阳楼》

    萧德藻《登岳阳楼》宋山水诗鉴赏 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洞庭湖畔,矗立在岳阳城西门上,相传此楼始为三

  • 《爱情是一条前生今世的鱼》潘丽萍散文赏析

    1穹顶在深渊的高处,星光隐秘了所有的梦境。当生活退潮成一片海,我便惊慌成了一条鱼,在前生今世里穿梭着,无休无止地逃亡。我找不到任何

  • 《菩萨蛮·温庭筠》原文与赏析

    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

  • 《以虫治虫》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原 文] 元丰①中, 庆州②界③生子方虫④,方⑤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⑥,其喙⑦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⑧以钳搏之,悉为两段⑨。旬日⑩子方皆尽,岁以大穰(11)。 其虫旧(12)曾有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