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苏轼词翻译赏析:翠蛾羞黛怯人看
苏轼
翠蛾羞黛怯人看。
掩霜纨,泪偷弹。
且净尊,收泪唱阳关。
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
曲栏干,为谁安?
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
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是苏轼早期送别词中的佳作。词中传神地描摹歌妓的口气,代她向即将由杭州调知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的僚友陈襄(字述古)表示惜别之意。此词风格柔婉却又哀而不伤,艳而不俗。作者对于歌妓的情态和心理描摹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读来令人感叹不已。
上片描述歌妓饯别时的情景,首句表现她送别陈襄时的悲伤情态。“翠蛾”即蛾眉,借指妇女。“黛”本是一种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这里借指眉。“羞黛”为眉目含羞之态。“霜纨”指洁白如霜的纨扇。她因这次离别而伤心流泪,却又似感羞愧,怕被人知道而取笑,于是用纨扇掩面而偷偷弹泪。她强制住眼泪,压抑着情感,唱起阳关曲,殷勤劝陈襄且尽离尊。阳关曲即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入乐府后所称,亦名渭城曲,用于送别场合。上阕的结三句是官妓为陈襄劝酒时的赠别之语:“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这次陈襄赴应天府任,其地为北宋之“南京”,亦可称“帝城”.她曲折地表达自己留恋之情,认为帝城虽然有如天远,但此后见天容易,再见贤太守却不易了。
下片模写歌妓的相思之情。“画堂”当指孤山寺内与竹阁相连接的柏堂。苏诗孤山二咏并引云:“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时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属。”苏轼咏柏堂诗有“忽惊华构依岩出”句,诗作于熙宁六年六月以后,可见柏堂确为“新构”,建成始一年,而且可能由陈襄支持建造的(陈襄于五年五月到任)。此宴别陈襄,自然有“楼观甫成人已去”之感。官妓想象,如果这位风浪太守不离任,或许还可同她于画堂之曲栏徘徊观眺呢!由此免不了勾起一些往事的回忆。去年春天,苏轼与陈襄等僚友曾数次游湖,吟诗作词。苏轼有以官法酒见饷者因用前韵求述古为移厨饮湖上诗有“游舫已妆吴榜稳,舞衫初试越罗新”;后作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诗亦有“三月莺花付与公”之句,清人纪昀以为“此应为官妓而发”.可见当时游湖都有官妓歌舞相伴。她回忆起去年暮春时节与太守游湖的一些难忘情景,叹息“春色属明年”,明年将不会欢聚一起了。结尾处含蕴空灵而情意无穷。想象明年春日,当她再驾着小船西湖寻觅旧迹欢踪,“无处问,水连天”,情事已经渺茫,唯有倍加想念与伤心而已。
此词上片写人,下片写景,两片之间看似无甚联系,其实上片由人及情,下片借景寓情,人与景都服从于离愁、别情的抒发,语似脱而意实联。从风格上看,此词近于婉约,感情细腻,但“天易见,见君难”,“无处问,水连天”等句,于委婉中仍透粗犷。
-
快活三带朝天子四边静·夏 马谦斋 恰帘前社燕忙,正枝头楚梅黄。 当空畏日炽炎光,杨柳阴迷深巷。 北堂,草堂,人在羲皇上。 亭台潇洒近池塘,睡足思新酿。 竹
-
北阙南山是故乡,两枝仙桂一时芳。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觉禅门气味长。 作品赏析北阙南山是故乡:一作家在城南杜曲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杜若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用依然天秀写藏头诗写的好的追加财富,用依然天秀写藏头诗写的好的追加财富,详解杜若花。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 :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
-
我行走在九江王英布王宫的废墟上。三月,草叶刚刚返青,油菜花还在打着朵儿。阳光照在旧城的黄土上,时而幽暗,时而澄明。我的眼前又浮起英
-
学 问他有一个十分安稳的名字,叫好和。是好和,不是百年好合的“好合”。但“和”与“合”同音,听起来实在、喜庆。他叫好和,但朋友们都
-
[汉] 杨 恽 恽材朽行秽 ② ,文质无所底 ③ ,幸赖先人余业 ④ ,得备宿卫 ⑤ 。遭遇时变 ⑥ ,以获爵位,终非其任 ⑦ ,卒与祸会 ⑧ 。足下哀其愚矇 ⑨ ,赐书教督以所不及 ⑩ ,殷勤甚厚
-
杨杰《遥碧亭》 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注释】 ①在杭州西湖。【译文】 从幽深林
-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作品赏析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
-
韩愈文《张中丞传后叙》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 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
-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春天的儿童诗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