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苏轼

《浣溪沙》苏轼词翻译赏析: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苏轼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樽前呵手镊霜须。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冬。词的上片描写雪景和作者由此而想象的来年丰收景象,以及因人民有希望获丰收、饱暖而喜悦的心情,下片回叙前一日酒筵间的情景,抒发了词人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刻忧思。

整首词境界鲜明,形象突出,情思深婉,作者以乐景表忧思,以艳丽衬愁情,巧妙地运用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极大地增强了艺术的形象性,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词的首句,若据傅引旧注,则“万顷风涛不记苏”的“苏”,当指苏州,旧注中的“公”,当指苏轼。这一句说的是苏轼未把苏州为风灾荡尽的田产记挂心上。但据现有资料,苏轼被贬黄州时无田产苏州,只熙宁七年(1074)曾于堂州宜兴置田产。从词前小序得知,苏轼此词乃徐君猷过访的第二天酒醒之后见大雪纷飞时所作。联系前一首写的“半夜银山上积苏”与“涛江烟渚一时无”的景象来看,又知徐君猷离去的当天夜晚,即由白天的“微雪”转为大雪。这样,“万顷风涛不记苏”,应为实写十二月二日夜酒醉后依稀听见风雪大作及苏醒时的情景,“苏”,似宜作苏醒解。依此可知,词上片写词人酒醉之后依稀听见风声大作,已记不清何时苏醒过来,待到天明,已是一片银装世界。词人立刻从雪兆丰年的联想中,想象到麦千车的丰收景象,而为人民能够饱食感到庆幸。下片回叙前一天徐君猷过访时酒筵间的情景。歌伎的翠袖柳絮般洁白、轻盈的雪花萦绕中曳,她那红润的嘴唇酒后更加鲜艳,就像熟透了的樱桃。而词人却酒筵歌席间,呵着发冻的手,捋着已经变白了的胡须,思绪万端。

值得一提的是,词人摄取“呵手镊霜须”这一富有典型特征的动作,极大地增强了艺术的形象性和含蓄性,深刻地揭示了抒情主人公谪贬的特定环境中的忧思。这一忧思的形象,衬以白雪萦绕翠袖和鲜艳的绛唇对比强烈,含蕴更丰。

总体来看,上片比较明快,下片更显得深婉,而上片的情思抒发,恰好为下片的无声形象作提示。上下两片的重点是最末的无声形象。它们彼此呼应,互为表里,表现了词人一个昼夜的活动和心境。遣词、用字的准确形象,也是这首词的特点。如“不记”二字,看来无足轻重,但它却切词序“酒醒”而表现了醉中的朦胧。“但令”一词,确切地表达了由实景引起的联想中产生的美好愿望。“烂樱珠”,着一“烂”字,活画出酒后朱唇的红润欲滴。
猜你喜欢
  • 杜牧《早春阁下寓直萧九舍人亦直内署,因寄书怀四》全诗赏析

    御水初销冻,宫花尚怯寒。千峰横紫翠,双阙凭阑干。玉漏轻风顺,金茎淡日残。王乔在何处,清汉正骖鸾。

  • 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解题】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大致可分三个层次,从开头到会须一饮三百杯为第一层次,抒写酣饮的豪兴。自岑夫子至惟有饮者留其名为第二层次,是劝酒之语。从陈王昔时宴平乐至篇末为第三层次,写饮酒余兴。实际上三部

  • 五年级古诗词竞赛题及答案课件(语文古诗知识竞赛题五年级下学期)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五年级古诗词竞赛题及答案课件,内容包括求五年级古诗竞赛题以及答案越多越好,悬赏越高,语文古诗知识竞赛题(五年级下学期),2020最新五年级语文综合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试试我这个,呵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两岸

  • 唐诗《绝句四首其三》全文、译文、翻译和点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 两个黄鹂 鸣叫在翠绿的柳枝间, 一行白鹭 飞向湛蓝的云天。 窗如画卷—— 悬挂着远山千秋不化之雪, 门前停泊—— 停泊着东吴

  • 寓言《寒号虫》意译和解说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 ① 。四足,有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 ② 。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 “凤凰不如我!”比到深冬严寒之际, 毛羽脱落, 索然如鷇雏 ③ ,遂自鸣曰: “得过且过!” ——

  • 写景抒情散文随笔(精选24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景抒情散文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景抒情散文随笔 篇1  金鸡山,坐落在子洲县城南,在大理河的南岸边。  走至苏渠大桥时,打消了去滨河公园的念头,想去爬一趟金鸡山,虽然时间已近九点。  我没有走台阶,右拐步入右侧的坡路。膝盖不舒服,也给自己省点力。  金鸡山公园曾经

  •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全诗赏析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2]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3],一条星宿五门西。 作品赏析【注释】:[1]:长安城。[2]:长安城内有笔直的南北向大街十一条,东西向大街十四条。这里“十二街”是虚指。[3]

  • 最后的乌托邦:历史中的人权

    【3071】最后的乌托邦:历史中的人权(〔美〕莫恩著,汪少卿、陶力行译,商务印书馆出版,印张22,2016年6月第1版,52元)△提出人权是在19

  • 《上留田行赏析》

    《上留田行》为乐府古题,全诗沉郁苍凉,浑沦深痛。古诗以父母死,兄不抚养弟而邻人讽之为内容,这是一首“借古题以讽时事”的诗文。   诗人从“行至上留田”至“他人于此”十三句叙事,写孤坟的荒凉与凄怆。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

  • 国学名句“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出处和解释

    【名句】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语出《诗·齐风·猗嗟》。他的面容秀美,一双炯炯的眼睛神采飞扬。两句诗赞美男子之美貌。抑:通“懿”,美好。若:形容词词尾。扬:秀美明亮貌。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