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词翻译赏析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词作鉴赏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 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 之笔。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 “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 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
以下”梦随“数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
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句,苏轼自注为”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 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 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 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 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给人以佘音袅袅的回味。
-
姚孝锡 绿萼披风瘦,红苞浥露肥。 只愁春梦断,化作彩云飞。 这首咏芍药花诗虽很短小,却颇具神韵,有如妙笔点染,形象鲜明生动,令人有如亲见。 “绿萼披风瘦”写的是芍药花的花苞处绿叶好似绿色披风,萼系指花
-
这首诗用拟人、夸张、通感、典故等多种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听笛的音乐感受,赞扬吹笛人技艺高超。
-
诗作于赵嘏滞留长安未第时。诗通过描绘长安拂晓的凄清秋色,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翚 雨过飞泉下碧湍 ① ,长松落翠草堂寒。 何人解识高人意 ② ,溪上青山独自看。 【注释】 ①湍(tuan):急流。②解识:理解。 【评说】 本诗选自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石谷《草堂碧泉图》题诗。 王翚
-
城市一角。一条僻静的小街。两边几家小店面里闪烁着明暗不一的光亮,低调安静。与不远处鳞次栉比的楼群比照,小街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蜷缩
-
【原题】:与郭令步至城下见田间稻身已可插慨然有感示郭令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冬柳永七言诗大全,内容包括冬的诗句(整首诗),有关冬的写景诗1首、送别诗2首、思乡诗2首、励志诗2首,给我几首十六句七言悲情诗。又要七言又是十六句的,真的很难找,下面的悲情诗希望能帮到你! 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
《生民》是《四书五经》中的一篇名篇,下面是《生民》的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原文: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白居易《太平乐词二首 已下七首,在翰林院时奉敕撰》全诗赏析
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舞。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有声朗诵,内容包括古诗词100首带音频下载,古诗词朗诵mp3下载,古诗词、散文、名著朗读MP3。1)初中古诗文朗读MP3(人教版新课标_全)http://bbs.pep.com.cn/thread-232404-1-1.htm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