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苏轼

《定风波·红梅》苏轼词翻译赏析: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定风波·红梅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

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

诗老不知梅格,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石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这首词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全词托物咏志,物我交融,浑然无迹,清旷灵隽,含蓄蕴籍,堪称咏物词中之佳作。

词开篇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好睡慵开莫厌迟”,“慵开”指花,“好睡”拟人,“莫厌迟”,绾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此句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玉洁冰清、不流时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艰难处境,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连,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采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

过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闲心”、“瑶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二字一责,“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的春态。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石氏红梅诗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其意昭然。这里是词体,故笔意婉转,不象做诗那样明白说出罢了。下面“诗老不知梅格”,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的真谛所。

此词着意刻绘的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一样,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

此词的突出特点是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并通过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词中红梅的独特风流标格,正是词人超尘拔俗的人品的绝妙写照。
猜你喜欢
  • 宋词典故“魁星”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魁星 【出典】 《礼记·檀弓上》:“‘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东汉·郑玄注:“魁,犹首也。天文北斗魁为首,杓为末。”《史记》卷二七《天官书》:

  • 辛弃疾《寿朱文公》全诗鉴赏

    玉漏声沉晓色回,五云绚彩映庭槐。持巾珠履搀称贺,飞鞚貂璫押赐来。黄菊尚迟三日约,碧桃已作十分开。洞天春色非人世,不记河第几回。

  • 《地洞》作品分析

    奥地利作家、著名表现主义*文学大师弗兰兹·卡夫卡*杰出的短篇小说。写于1923年。 小说描写一只鼹鼠打完地洞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先是对

  • 《满天星》张戎飞散文赏析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稚嫩的童声从身后传来,我像被施了魔法,站在那里移不动脚步。心

  • 小说《爬满青藤的木屋》原文和鉴赏

    古华 多年来,雾界山林区流传着“瑙格劳玉朗”的故事。“瑙格劳玉朗”就是瑶语“瑶家阿姐”。说是在雾界山古老幽深的森林腹地——绿毛坑,有个守林子的瑶家阿姐,名叫盘青青。她在山里出生、长大,招郎成亲,连林场

  • 宋词典故“车如鸡栖马如狗”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车如鸡栖马如狗 【出典】 《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附《朱震传》:“震字伯厚,初为州从事,奏济阴太守单匡臧罪,并连匡兄中常侍车骑将军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谴超,超诣狱谢。三府谚曰:‘车如鸡栖

  •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 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

  • 《消失的书信(外一篇)》孙燕超散文赏析

    手机智能了,信封却落了一层灰。年前,我收到朋友寄来的一封书信。感其深意,顿觉阔疏。在以前,通信尚未如现在发达,我每月都会往邮局跑一

  • 苏轼《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亭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全诗鉴赏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余杭,始皇所舍舟也。西北舟杭山,尧时洪水,系舟山上。)稻凉初吠蛤,柳老半书虫。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追游慰迟暮,觅句效儿童。

  • 苏轼《葛延之赠龟冠》全诗鉴赏

    南海神龟三千岁,兆协朋从生庆喜。智能周物不周身,未免人钻七十二。谁能用尔作小冠,岣嵝耳孙创其制。君今此去宁复来,欲慰相思时整视。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