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苏轼

《减字木兰花》苏轼词翻译赏析: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减字木兰花

已卯儋耳春词

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此词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从立春的习俗发端。古时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后汉书、礼仪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后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春幡,即“青幡”,指旗帜。春胜,一种剪纸,剪成图案或文字,又称剪胜、彩胜,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两片的第二句都是写“春风”.上片曰:“无限春风来海上”.作者儋耳诗也说:“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风从海上来,不仅写出地处海岛的特点,而且境界壮阔,令人胸襟为之一舒。下片曰:“一阵春风吹酒醒”,点明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兴致勃发,情趣浓郁。两处写“春风”都有力地强化全词欢快的基调。接着上、下片对应着力写景。上片写桃花,下片写杨花,红白相衬,分外妖娆。写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这里把春神人格化,见出造物主孳乳人间万物的亲切之情。、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句,是全词点睛之笔。海南地暖,其时已见杨花;而中原,燕到春分前后始至,与杨柳飞花约略同时。作者用海南所无的雪花来比拟海南早见的杨花,谓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于是发出”不似天涯“的感叹。

此词礼赞海南之春,古代诗词题材中有开拓意义。同时词又表达作者旷达之怀,对我国旧时代知识分子影响深远。这是苏轼此词高出常人的地方。这首词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个字重复地间隔使用,有的修辞学书上称为”类字“.本来,遣词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复。文心雕龙。练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项练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权重出“,以”同字相犯 “为戒。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结果反取得异样的艺术效果,不但音调增加美听,而且主旨得到强调和渲染。这又是苏词高出他人之处。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其中两个是”春风“),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两个,有的一句一个,有三句不用,显得错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红似肉红“,”卷起杨花似雪花“,却分别用了两个”红“字,两个”花“字。事实上,作者也许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复杂的变化,他只是为海南春色所感发,一气贯注地写下这首词,因而自然真切,朴实感人,而无丝毫玩弄技巧之弊。这也是苏词不同流俗的地方。
猜你喜欢
  • 柔石古诗词(柔石的故事)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柔石古诗词,内容包括柔石的故事,“梦里依稀慈母泪”是谁的诗句﹖,柔石的代表作。柔石(1902.9.281931.2.7),男,浙江宁海人。姓赵,名平福,后改为平复,笔名柔石、金桥、赵璜、刘志清等。中国作家、中国共产

  • 李白诗《玉壶吟》赏析: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玉壶吟 【作者】:李白【年代】:唐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 心者

    《词林正韵》 城陌柢、白鬓妆,阑珊好梦藏。 心见者、思无兮,眸色顾三殇。 变迁惊索寞,多少话凄凉。 愔愔夙世绕身旁,黯黯馀情在彼方。 又是孤弦埋怨曲,那封尺素过离肠。 有思兮,思忆常,无思兮,

  • 《别赋》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江淹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1)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 (2) 。棹容与而

  • 千家诗《扈从登封途中作》译文与注释

    扈从登封途中作 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 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 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 扈从良可赋,终乏掞天才。

  • 范梈《浔阳》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范梈浔阳露下天高滩月明,行人西指武昌城。扁舟未到心先到,卧听浔阳谯鼓声。作者简介范梈(1272—1330年),字亨父,又一字德机。江西清

  • 苏轼《题宝鸡县斯飞阁》全诗鉴赏

    西南归路远萧条,倚槛魂飞不可招。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苗。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

  • 《副总兵马芳芳陷虏中十二年而归在虏中亦称为赏析》

    【原题】:副总兵马芳芳陷虏中十二年而归在虏中亦称为骁将

  • 尚书《甘誓第二》译文与赏析

    甘誓第二甘誓第二 【原文】 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173]。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174]之人,予誓告汝:有扈

  • 《陵州盐井》原文、注释和解析

    宋·沈括 陵州盐井,深五百余尺,皆石也。上下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腰 2 ”。旧自井底用柏木为幹 3 ,上出井口,自木幹垂绠而下 4 ,方能至水,井侧设大车绞之 5 。 岁久井幹摧败,屡欲新之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