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陵州盐井》原文、注释和解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陵州盐井》原文、注释和解析

宋·沈括

陵州盐井,深五百余尺,皆石也。上下甚宽广,独中间稍狭,谓之“杖鼓腰2”。旧自井底用柏木为幹3,上出井口,自木幹垂绠而下4,方能至水,井侧设大车绞之5

岁久井幹摧败,屡欲新之,而井中阴气袭人,入者辄死,无缘措手。惟候有雨入井,则阴气随雨而下,稍可施工,雨晴复止。后有人以一木盘,盘中贮水,盘底为小窍6,洒水一如雨点,设于井上,谓之“雨盘”,令水下终日不绝。如此数月,井幹为之一新,而陵井之利复旧。

1陵州:今四川省仁寿县。2杖鼓:两端大中间细的长鼓。3幹(han):原指防护井壁的木制栏壁。此即自井底直立树起的木柱。4绠(geng):井上用来汲水的绳。5大车:指提起井绳的绞盘。6窍:小孔。

【析点】 四川的“盐井”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献给人类的又一颗科技硕果。我们的祖先在两千余年前就已经对井盐进行了开发,据历史记载:“宣帝地节(公元前69—前66年)中,始穿盐井数十所。”在坚硬的石板地上,挖掘五百余尺深才能见到盐的汁液;还要将盐汁提取上来,当时凿岩工具之简陋、提取器械之笨拙,从事这项艰苦浩大的工程,可以想见其艰难程度。当盐井岁久摧败不能再使用时,由于井下缺氧“入者辄死”而无法进行修复。一位不知名的发明者,创造了“雨盘”,“设于井上,洒水一如雨点”,这原始的人工降雨保障了盐井的修复和使用。这一发明,同样令人惊奇且赞叹。

沈括仅用一百余字就把盐井的构造、形状、提取盐汁的方法以及修复盐井的过程,如示意图般地表述得一清二楚,特别是“杖鼓腰”一喻和对“雨盘”的描述,极为生动,增加了这篇知识小品的文学性

猜你喜欢
  • 苏轼《残句但令有妇如康子》全诗鉴赏

    但令有妇如康子,安问生儿比仲谋。

  • 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衔)》全诗赏析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 《垓下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垓下歌项羽【原文】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1]。骓不逝兮可奈何[2]!虞兮虞兮奈若何[3]!【注释】[1]骓(zhuī):毛色苍白相杂的

  • 王昌龄《宿裴氏山庄》全诗赏析

    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遂解尘中组,终南春可游。

  • 岑参《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全诗赏析

    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希误落胡尘里,能持汉节归。卷帘山对酒,上马雪沾衣。却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飞。

  • 魏了翁的“正心”“养心”思想

    黄百家说:“从来西山、鹤山并称,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独举也。”(《宋元学案》卷八一,《西山真氏学案》)在确立理学统治地位方面,魏了翁与真德秀相为羽翼,并称其功。 魏了翁(1178—1237),字华

  • 秋色赋 峻青

    时序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早晨到海边去散步,仿佛觉得那蔚蓝的大海,比前更加蓝了一些;天,也比前更加高远了一些。回头向古陌岭上望去,哦,秋色更浓了。 多么可爱的秋色啊! 我真不明白,为

  • 关于学习:古今中外论要选辑

    【5325】关于学习:古今中外论要选辑(本书编选组,党建读物出版社,10万字,《资治文丛》之一,2020年10月)△5部分:重要论述;时说新语

  • 范志军《一米阳光》

    1青灰色的城墙将小城圈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城郭。城内东、西、南、北大街呈+字形相交,交点的正中心就是那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它是小城里的最

  •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注释】 选自《孟子·万章下》。 颂:同“诵”,吟咏。 其:他(他们)的。 其人:他(他们)的为人。 论其世:讨论他(他们)所处的时代。 【赏析】 孟子在讲述交友的方法和修身的原则时,说了如下一句话: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