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全诗鉴赏
田园处处好,渊明胡不归。
作品赏析
【原题】: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於余心者聊为和之
-
沁园春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 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
-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为楚人重,诗传谢脁清。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第一百七十八卷
-
一室他乡远,空林暮景悬。正愁闻塞笛,独立见江船。巴蜀来多病,荆蛮去几年。应同王粲宅,留井岘山前。 作品赏析一室即草堂,此当是上元二年作。若在元年,方构草堂,岂遂欲舍蜀而去荆蛮乎。旧编非是。后汉陈蕃
-
【3713】荒野帝国:走入美国未来的旅行(〔美〕罗伯特•D•卡普兰著,何泳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33 8万字,2018年3月第1版,68元)△共7部
-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嗟吾不才子,怜汝无弟兄。抚养虽骄呆,性识颇聪明。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婴。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蔡邕念文
-
拟明月何皎皎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陆机拟《古诗十九首》之作,现存12首,《拟明月何皎皎》为
-
此诗作于同治十三年(1874),时诗人年二十三岁,尚未入仕。是年二月,他应聘赴江宁(今南京市)提调知州官署,充文书之职。
-
杜甫在《秋兴八首·其二》中描绘了夔州孤城的景象,城市阳光斜照,每日依靠南斗星来寻找京华的风景。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想念,以及对追寻理想的执着追求。诗句简明扼要,传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读来让人产生共鸣。
-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 ① 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
-
此词见于《陈忠裕全集》,借惜花怀人,寄托亡国哀痛与复国希望。正如题中所示,此词是写“春日风雨有感”。“春日风雨”,是当时所处的环境、节候和气氛,而“有感”则是寄离词人的感慨和情怀。词之起二句,先扬后抑。此时词人举目所见,是“满眼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