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苏轼

苏轼《咏怪石》全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家有粗险石,植之疏竹轩。
人皆喜寻玩,吾独思弃捐。
以其无所用,晓夕空崭然。
碪础则甲斮,砥砚乃枯顽。
于缴不可碆,以碑不可镌。
凡此六用无一取,令人争免长物观。
谁知兹石本灵怪,忽从梦中至吾前。
初来若奇鬼,肩股何孱颜。
渐闻{左石右宫}{左石右隆}声,久乃辨其言。
云我石之精,愤子辱我欲一宣。
天地之生我,族类广且蕃。
子向所称用者六,星罗雹布盈溪山。
伤残破碎为世役,虽有小用乌足贤。
如我之徒亦甚寡,往往挂名经史间。
居海岱者充禹贡,雅与铅松相差肩。
处魏榆者白昼语,意欲警惧骄君悛。
或在骊山拒强秦,万牛汗喘力莫牵。
或从扬州感卢老,代我问答多雄篇。
子今我得岂无益,震霆凛霜我不迁。
雕不加文磨不莹,子盍节概如我坚。
以是赠子岂不伟,何必责我区区焉。
吾闻石言愧且谢,丑状炊去不可攀。
骇然觉坐想其语,勉书此诗席之端。
猜你喜欢
  • 古诗词中芭蕉(芭蕉在古诗中代表的意象)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芭蕉,内容包括"芭蕉"在古诗中代表的意象(在线等,急),芭蕉在古诗文中主要表达什么和什么,诗歌中芭蕉代表什么。梧桐、芭蕉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古诗《无衣 (秦风)》赏析解读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诗,有以赋陈描状、曲折尽情

  • 白居易《以镜赠别》全诗赏析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 白居易《除官赴阙留赠微之》全诗赏析

    去年十月半,君来过浙东。今年五月尽,我发向关中。两乡默默心相别,一水盈盈路不通。从此津人应省事,寂寥无复递诗筒。

  •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 白莲赏析》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莲花为“花之君子”,说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并且对其作了具体介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些描写,形象而具体地写出了莲花的特点,作者对莲花的赞美

  • 苏轼《初入庐山三首》全诗鉴赏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 《西台哭所思·谢翱》原文与赏析

    谢翱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面。故衣犹染碧,土不怜才。未老山中

  •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

  • 王昌龄《沙苑南渡头》全诗赏析

    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篷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

  • 白居易《家酿新熟每尝辄醉妻侄等劝令少饮因成长句以》全诗赏析

    君应怪我朝朝饮,不说向君君不知。身上幸无疼痛处,瓮头正是撇尝时。刘妻劝谏夫休醉,王侄分疏叔不痴。六十三翁头雪白,假如醒黠欲何为?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