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永遇乐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全诗鉴赏
作品赏析
【注释】:这首词写于元丰元年(1078 )苏轼任徐州知州时。词中即景抒情,情理交融,状燕子楼小园清幽夜景,抒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惆怅之情,言词人由人去楼空而悟得的“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之理。
作者在题记中提及的盼盼,乃唐代张尚书之爱妾,能歌善舞 ,风情万种。张氏死后,盼盼念旧情不嫁,在张尚书为其所建的燕子楼独居了十多年。作者声称自己夜宿燕子楼,梦到盼盼,因作此词。
上片写夜宿燕子楼的四周景物和梦。首句写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 。“清景无限”既是对暮秋夜景的描绘,也是词人的心灵得到清景抚慰后的情感抒发。
接着景由大入小 ,由静变动:曲港跳鱼,圆荷泻露。词人以动衬静,使本来就十分寂静的深夜,显得越发安谧了。鱼跳暗点人静,露泻可见夜深 。“寂寞无人见”一句,含意颇深:园池中跳鱼泻露之景,夜夜可有,终是无人见的时候多;自己偶来,若是无心,虽在眼前,亦不得见。
以下转从听觉写夜之幽深、梦之惊断:三更鼓响,秋夜深沉;一片叶落,铿然作声。梦被鼓声叶声惊醒,更觉黯然心伤。“紞如”和“铿然”写出了声之清晰,以声点静,更加重加浓了夜之清绝和幽绝。片末三句,写梦断后之茫然心情:词人梦醒后,尽管想重新寻梦,也无处重睹芳华了,把小园行遍,也毫无所见,只有一片茫茫夜色,夜茫茫,心也茫茫。词先写夜景,后述惊梦游园,故梦与夜景,相互辉映,似真似幻,惝恍迷离。
下片直抒感慨,议论风生。首三句写在天涯漂泊感到厌倦的游子,想念山中的归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园一直到望断,极言思乡之切。此句带有深沉的身世之感,道出了词人无限的怅惘和感喟。“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的喟叹,由人亡楼空悟得万物本体的瞬息生灭 ,然后以空灵超宕出之,直抒感慨:人生之梦未醒,只因欢怨之情未断。“古今”三句,由古时的盼盼联系到现今的自己,由盼盼的旧欢新怨,联系到自己的旧欢新怨,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结尾二句,从燕子楼想到黄楼,从今日又思及未来。黄楼为苏轼所改建,是黄河决堤洪水退去后的纪念,也是苏轼守徐州政绩的象征。但词人设想后人见黄楼凭吊自己,亦同今日自己见燕子楼思盼盼一样,抒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王羲之兰亭集序 )的无穷感慨,把对历史的咏叹,对现实以至未来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挣脱了由政治波折而带来的巨大烦恼,精神获得了解放。
这首词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佳人的绵绵情事,传达了一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隐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词中“燕子楼空”三句 ,千古传诵,深得后人赞赏。此三句之妙,正如郑文焯手批东坡史府云,“殆以示咏古之超宕,贵神情不贵迹象也。
-
治大国,若烹小鲜 ① 。(《老子·六十》) 【注释】 ①小鲜:小鱼。(要小心谨慎,不可频繁地用大锅铲翻来翻去) 【译文】 治理大国,就像烹饪(pēngrèn)小鱼。 【感悟】 政策需要一个相对的稳定,
-
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今年宜未衰,稍已来相寻。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咄此可奈何,未必伤我心。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沉。古称寿圣人,曾不留至今。但愿得美酒,朋友常共酙。是时春向暮,桃李生繁阴。日照天正
-
丞相百僚长,两朝居此官。成功云雷际,翊圣天地安。不矜南宫贵,只向东山看。宅占凤城胜,窗中云岭宽。午时松轩夕,六月藤斋寒。玉珮罥女萝,金印耀牡丹。山蝉上衣桁,野鼠缘药盘。有时披道书,竟日不著冠。幸得趋省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重视团队精神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团队精神”的诗句,形容团队精神的古诗句,形容团队精神的古诗句有什么。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元代佚名《连环计》译文:一根丝绞不成线,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
-
宋词典故·榴花开欲然 【出典】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术笑有此赠》诗:“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见《全唐诗》卷一七二)按:然,通“燃”。 【释义】 李白诗形容红色的山花,有“山
-
“岁晚”原本指时节。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但这个节气有时候出现在农历“年初”,有时候又出现在农历“上一年年末”,凡后一种情况,即称作“岁晚”(岁晚,即“年末”),民间亦称作“内春”。“岁晚”,在这里是指农历九月。此时,秋水澄碧,菊花正开
-
黄帝陵,又名桥陵。黄帝是我国远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山东寿丘,逝于河南荆山。《史记·封禅书》记载: 汉武帝巡朔方还,祭黄帝冢桥山。《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崩,葬桥山。”陵位于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