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辛弃疾

辛弃疾《卜算子 闻李正之茶马讣音》全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欲行且起行,欲坐重来坐。坐坐行行有倦时,更枕闲书卧。病是近来身,懒是从前我。静扫瓢泉竹树阴,且凭随缘过。
猜你喜欢
  •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出处】唐许浑《 早秋 》。 【意思】诗句写淮南的一叶凋零,使人自然会感 到秋季的来临。诗人运用刘安《淮南子说山》: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 将暮的典故,阐述了落一叶而知天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登高》是李白的名篇,其中有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给人带来了无边无际的想象空间。上一句是“欲与天公试比高”,是诗人表达自己登高的决心与豪情。下一句是“更忆山中宴,应忘言、千古功。”是诗人回忆曾经在山中宴会中享乐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忘掉他的辉煌功绩,只想安享山景的意愿。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到李白豪情万丈的气质,以及对美景的追求与享受。在翻译时要保证语句通顺而又忠实于原诗的意思。

  • 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原文|鉴赏|解读

    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

  •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文章鉴赏

    《与友人论为文书》是柳宗元和自己永州的朋友,论述自己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重要著作。他结合切身经验,苦口婆心,提出了“得之难,知之愈难”的看法。而后剖析其原因是剽窃和模仿之风比较盛行,藉此批评了盲目崇古的作文之法,提出自己的文学主张,这与他倡导的古文运动如出一辙。

  •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赏析》

    起首一句径直点题。“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中“绝顶小亭”来写的。危,高也;危亭即高亭,因为亭基在弁山绝顶,这是吴兴地区的最高峰。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登”字。由于小亭

  •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

  • 苏轼《和张耒高丽松扇》全诗鉴赏

    可怜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宫。万牛不来难自献,裁作团团手中扇。屈身蒙垢君一洗,挂名君家诗集里。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

  • 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全诗赏析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自叙平生。“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诗人本有济世之志,“为郎”和“出守”在诗人看来是难以施展抱负的。“便白头”说时光之快,有“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的意思。其中包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以沉重的叹息引

  • 《金莲仙史》原文和解析

    金莲仙史 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四卷二十四回。自序署“台南青阳道人潘昶明广”。作者潘昶,字明广,号台南青阳道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