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临江仙 簪花屡堕,戏作》全诗鉴赏
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白头陪奉少年场。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
作品赏析
【注释】①疑嘉泰二年(1202)作,时稼轩赋闲瓢泉。 自然清畅,生动诙谐。上片曰“急呼”,曰“忙”,足见看花情切。下片白头少年,不负红紫成行。“簪花屡堕”,不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而谓“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风趣可人。
②鼓子花:即旋花,叶狭长,花红白色,形似鼓。根可入药。
③“急呼”两句:桃叶渡在六合县,过江即为扬州,扬州之牡丹、芍药驰名天下。此借谓看花之意。
④“白头”句: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诗:“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
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蕃僧如共载,应不是神仙。
-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竭泽:排尽池塘中的水。薮(sǒu):指沼泽地。田:打猎。将池塘弄干了来捉鱼,哪能捉不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将沼泽地烧光了来打猎
-
【原题】:再和陈侍郎子知丞寄桂香新到令孙司户出柑为劝
-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① ,空山凝云颓不流 ② 。湘娥啼竹素女愁 ③ ,李凭中国弹箜篌 ④ 。昆山玉碎凤凰叫 ⑤ ,芙蓉泣露香兰笑 ⑥ 。十二门前融冷光 ⑦ ,二十三丝动紫皇 ⑧ 。女
-
上片“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远处连绵起伏的春山上,白茫茫的雾气开始收退,依稀现出黑黝黝的如画剪影;东方渐明,露出鱼肚白色,寥落的几颗晨星也慢慢黯淡下去。天很快就要大亮,一个美好的春日即将开始,然而无情的离别时
-
此诗从首句中摘取二字为题,题目与诗的内容无关。这首诗的内容,就是序中所说“思亲友也”。诗中运用比兴的手法和复沓的章法,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烘托描写,和不能与好友饮酒畅谈的感慨,充分抒发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歌全篇贯穿了陶渊明因
-
【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注释与译文]人总是要死的,有的死得很有价值,比泰山还重;有的死得毫无意义,比鸿毛还轻。这里提出一个生死观的问题,提倡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参考文献 (汉)司
-
暗将心地出人间,五六年来人怪闲。自嫌恋着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