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苏轼

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全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
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同游尽返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
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
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
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
山林饥卧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吴人谓水中可田者为沙。
焦山长老,中江人也。
猜你喜欢
  •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注释】 选自《论语·述而》第十九章。 其:他,孔子自指。 发愤:下决心勤奋学习。 【赏析】 叶公(姓沈,名诸梁)是楚国的贤大夫,他任叶城的邑宰时,曾向子路打听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孔

  • 孟浩然《过融上人兰若》全诗赏析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

  • 寓言《贫儿学谄》意译和解说

    嘉靖 ① 间,冢宰 ② 严公,擅作威福。夜坐内厅,假儿义子纷来投谒 ③ 。公命之入,俱膝行而进。进则崩角 ④ 在地,甘言谀词,争妍献媚。公意自得,曰:“某侍郎 ⑤ 缺,某补之;某给谏 ⑥ 缺,某补之。

  • 《采莲赋》原文|翻译|赏析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1〕。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2〕。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

  • 杜甫《寒食》全诗赏析

    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作品赏析黄鹤从旧编在上元二年,浣花溪作。《岁时记》:去冬至一百五日,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据历在清

  • 同日 红5军团的红13军正式编成

    同日 红5军团的红13军正式编成 : 红5军团的红13军是红5军团的主要组成部分,后改成第13师,有过光辉的战绩。“宁都起义”后,原第26路军第73旅,被改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13军,归红5军团建制。

  • 《和袭美木兰后池三咏 白莲赏析》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莲花为“花之君子”,说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并且对其作了具体介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些描写,形象而具体地写出了莲花的特点,作者对莲花的赞美

  • 孟浩然《同张明府碧溪赠答》全诗赏析

    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自有阳台女,朝朝拾翠过。舞庭铺锦绣,妆牖闭藤萝。秩满休闲日,春余景色和。仙凫能作伴,罗袜共凌波。别岛寻花乐,回潭折芰荷。更怜斜日照,红粉艳青娥。

  • 《即事赏析》

    第一首诗的起笔即化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语,点明主题,并以感情急切、激愤的“情何极”、“气未平”定下了全篇悲壮激越的基调,表达出作者誓灭清人,恢复明朝的强烈爱国情感。接下来由情入景,写道:雄风中,传来军中的号角声;红日里,飘动着战旗

  • 赠知音——温庭筠

    赠知音——温庭筠翠羽花冠碧树鸡,未明先向短墙啼。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残曙微星当户没,淡烟斜月照楼低。上阳宫里钟初动,不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