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范仲淹

范仲淹《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一·公路涧》全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嵩高发灵源,北望洛阳注。
清流引河汉,白气横云雾。
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距。
近代无战争,常人自来去。
猜你喜欢
  • 苏轼《和犹子迟赠孙志举》全诗鉴赏

    轩裳大炉鞲,陶冶一世人。従衡落模范,谁复甘饥贫。可怜方回痴,初不疑嘉宾。颇念怀祖黠,瞋儿与兵姻。失身堕浩渺,投老无涯垠。回看十年旧,谁似数子真。孙郎表独立,霜戟交重闉。深居不汝觌,岂问亲与邻。连枝皆秀

  • 苏轼《游金山寺》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

  • 彭孙遹《柳梢青·感事》相思之情词作鉴赏

    清代彭孙遹的这首《柳梢青》词,以惊才绝艳的笔墨,抒写了自己对一位绝代佳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情韵兼胜,洵为佳作。

  • “云上于天”注释、译文和感悟

    云上于天 ① ,君子以饮食宴乐。(《周易·象传》) 注释 ①云上于天:意即水汽上天为云,形成一种蒸养太和、方云未雨的天象,构成《需》卦,引申为等待的意思。饮食宴乐:是指等待之际一种从容自娱的方式。 译

  •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赏析》

    上阙写废寺之外景,荒凉冷寂,繁华消歇。“败叶填溪水已冰”,秋天的树叶凋零了,遂成“败叶”,而萧瑟的秋风又将这些枯叶吹到溪水里。“填”字说明败叶之多,给人一种沉重压抑之感。“水已冰”说明时令已值深秋冬。“夕阳犹照短长亭”说的是荒秋暮景。黄

  • 辛弃疾《丑奴儿/采桑子 寻常中酒扶头後》全诗鉴赏

    寻常中酒扶头後,歌舞支持。歌舞支持。谁把新词唤住伊。临歧也有旁人笑,笑己争知。笑己争知。明月楼空燕子飞。

  • 白居易《见于给事暇日上直寄南省诸郎官诗因以戏赠》全诗赏析

    倚作天仙弄地仙,夸张一日抵千年。黄麻敕胜长生箓,白紵词嫌内景篇。云彩误居青琐地,风流合在紫微天。东曹渐去西垣近,鹤驾无妨更着鞭。

  • 沈从文《桃源与沅州》赏析

    沈从文《桃源与沅州》赏析 沈从文先生1934年因事回湘西; 1937年由北平往昆明,又由湘西转道。两次回乡,各写了一本书。一本《湘行散记》,一本《湘西》。本篇即取自《湘行散记》。《湘行散记》有几篇有人

  • 古代名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注释与译文

    【名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注释与译文]晦,阴暗。两句的意思是:风雨交加一片昏暗,鸡叫不停催天明。原诗是写风雨之夜盼情人的情景。后用来比喻旧社会的黑暗,表现渴望光明的急切心情。 参考文献 《诗·郑风

  • 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名言: 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句意: 画高山的时候, 把山整个画出来就显不出山高来, 如果画上烟霞锁住了山腰就会显出山高来。要把河流画得长,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