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全诗赏析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品赏析
【注释】: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将怎样过法呢?第二句,就写他在客店里过节。“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
宋人范希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这议论并不确切。二者各有独到之处,正不必抑此扬彼。此诗的佳处,正在于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
(霍松林)
-
宁亲为令子,似舅即贤甥。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
-
绿衣整顿双栖起,红嘴分明对语时。始觉琵琶弦莽卤,方知吉了舌参差。郑牛识字吾常叹,丁鹤能歌尔亦知。[谚云:郑玄家牛,触墙成八字。]若称白家鹦鹉鸟,笼中兼合解吟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无可奈何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无奈的诗词,表示无可奈何的诗句,表达人心里无可奈何的诗句。【相见欢】 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宴桃源】白居易频日雅欢幽会,打得
-
1935年3月13日晨 ①匍匐:同蒲伏,爬着走,写牢房的局促和狱中生活的困顿。 ②咫尺万里:咫,八寸。咫尺,极言距离近,离开牢门不过咫尺,可是像万里那么远,不能越过,亦指被囚在牢内和外面沸腾的革命斗争隔绝。 ③盎然:饱满。这是指
-
景云《画松》 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景云是盛唐的诗僧。他的这首《画松》诗比较有名。这首诗是通过画松来表现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感受。 人们在欣赏
-
李商隐的《王昭君》和李攀龙的《和聂仪部明妃曲》是两首描写历史上美丽女性的诗歌作品。《王昭君》以唐玄宗的妃子王昭君为主题,描述了她的美丽和痛苦。而《和聂仪部明妃曲》则是以明朝皇帝朱祁镇的宠妃聂仪为原型,描绘了她的忠诚和聪明才智。两首诗在描写女性形象上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对美丽和优秀女性的赞美,但又有不同之处,体现了不同作者的风格和时代背景。题材相似,风格各异的两首诗,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展现了作者们对女性美的追求和讴歌,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人对历史人物的历史感和文学创作的魅力。
-
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良工巧费真为累,楮叶成来不直钱。
-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李白一首诗中的这两句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上一句中,云彩连绵不断,宛如榻床般铺满天空;下一句则描绘了醉酒后凉风徐徐吹来,使得人们的袖子如同舞动一般。整句诗意蕴含着宴会喜悦的气氛,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
作为赋梅赠人之作,词中的白梅与词题上的被赠者之间应该有某种联系:品格的联系或者身世的联系。好在梅花的品格与它的身世,在词人眼中本有因果联系;而余叔良的籍籍无名,似也可以让读者生发“品、运似白梅”的联想。这样,一首以咏白梅为中心的咏物词,
-
“高楼喜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高楼喜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春夏”类的诗句。 主人公久居高楼,不知时序的变迁,偶见窗前一朵鲜花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