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精品唐诗之景云《画松》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精品唐诗之景云《画松》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景云画松

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景云是盛唐的诗僧。他的这首画松诗比较有名。这首诗是通过画松来表现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感受。

人们在欣赏画图时最基本的要求是逼真。“画松一似真松树”,说明画面上的松与现实生活中的松非常相似,“一似”二字传神地写出审美主体一接触画松时立刻流露出一种惊奇赞叹的神情,为画松的逼真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当审美主体进入画境开始他的审美活动时,即由画境联想到实境。“且待寻思记得无?”他在掌握画境特征的同时,更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去寻思,去搜索,从记忆中发现与画境的相似点,将审美活动推向新阶段,想用实境来印证画境。

突然,他记起来了,“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这使他感到惊喜,原来这种“似曾相识”的松树酷似天台山石桥南畔第三株松树。

景云的画松与其他咏松诗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他既不写松树的形态,如虬枝、龙鳞之类,也不写松树的性格,如傲雪、后凋之类,而是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感受着笔,实景虚写,虚处藏神,在虚实相生的妙用中暗示出画松之神。写法有独特之处。

猜你喜欢
  • 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全诗赏析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希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 野外理发处 丰子恺

    我的船所泊的岸上,小杂货店旁边的草地上,停着一副剃头担。我躺在船榻上休息的时候,恰好从船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起初剃头司务独自坐在凳上吸烟,后来把凳让给另一个人坐了,就剃这个人的头。我手倦抛书,而

  • 古代文学作品《子虚上林赋》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子虚上林赋》 赋篇名。又名《天子游猎赋》,或分为《子虚赋》、《上林赋》二篇。西汉司马相如作。关于此赋写作原委,《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出处】唐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 【意思】荀媪跪着送来喷香的菰米饭,月光照亮盛饭的白盘。 啊,主人进饭送食的情意使我惭愧不安,再三道了

  • 《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赏析》

    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言“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古代的婚姻亦复如是:既有焦仲卿和刘兰芝、陆游和唐婉因客观产生的不幸,也有蒋张这样兼有主观因素造成的不幸。蒋士铨婚后长期在外奔波,虽然是出于当时儒士难以摆脱的无奈,但其外出之频繁、离

  • 《萤苑曲赏析》

    放萤苑即隋苑,一名上林苑。按《资治通鉴·隋纪七》炀帝大业十二年,五月,“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至七月幸江都宫。放萤事在东都,人们一般取江都之说。张翥的这首诗重在揭示荒淫亡国灭身的道理,在对比中抒发历史兴亡之感。“杨花吹春一千里”的“杨花”既谐杨广之姓,又暗用北魏胡太后

  • 《史记·栾布哭彭越》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季布栾布列传》)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 ① ,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 ② 。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 ③ ,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 ④ ,燕将臧荼举

  • 白居易《寻春题诸家园林》全诗赏析

    闻健朝朝出,乘春处处寻。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渐以狂为态,都无闷到心。平生身得所,未省似而今。

  • 柳宗元《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柳宗元: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 柳宗元零陵城南,环以群山,延以林麓。其崖谷之委会,则泓然为池,湾然为溪。其上多枫柟竹箭、哀鸣之禽,

  • 《中吕·喜春来 探春》原文和赏析

    张养浩 梅花已有飘零意,杨柳将垂袅娜枝,杏桃仿佛露胭脂。残照底,青出的草芽齐。 这首小令选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