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买花》全诗赏析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作品赏析
①深色花:指深色的牡丹。②中人赋:中等人家所纳的税。唐代赋税制度按百姓家产多少,分为上户、中户、下户。③买花:据李肇国史补记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值)数万者。”原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这两句是说,一丛色彩浓艳的牡丹花,花代价足以抵得十户中等人家所纳赋税的数额。尖锐地揭示出“京城贵游”的奢侈靡烂的生活,正是建筑在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上。揭露深刻,讽刺辛辣,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引自全唐诗佳句赏析http://tshjj.yeah.net/
与白居易同时的李肇在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召铺宫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这首诗,通过对“京城贵游”买牡丹花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矛盾的某些本质方面,表现了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买花处所发现了一位别人视而不见的“田舍翁”,从而触发了他的灵感,完成了独创性的艺术构思。
全诗分两大段。“人人迷不悟”以上十四句,写京城贵游买花;以下六句,写田舍翁看买花。
一开头用“帝城”点地点,用“春欲暮”点时间。“春欲暮”之时,农村中青黄不接,农事又加倍繁忙,而皇帝及其臣僚所在的长安城中,却“喧喧车马度”,忙于“买花”。“喧喧”,属于听觉;“车马度”,属于视觉。以“喧喧”状“车马度”,其男颠女狂、笑语欢呼的情景与车马杂沓、填街咽巷的画面同时展现,真可谓声态并作。下面的“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是对“喧喧”的补充描写。借车中马上人同声相告的“喧喧”之声点题,用笔相当灵妙。
这四句写“买花去”的场面,为下面写以高价买花与精心移花作好了铺垫。接着便是这些驱车走马的富贵闲人为买花、移花而挥金如土。“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一株开了百朵花的红牡丹,价值竟相当于二十五匹帛,其昂贵何等惊人!那么“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其珍惜无异珠宝,也就不言而喻了。
以上只作客观描绘,直到“人人迷不悟”,才表露了作者的倾向性;然而那“迷不悟”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仍有待于进一步点明。白居易的有些讽谕诗,往往在结尾抽象地讲道理、发议论。这首诗却避免了这种情况。当他目睹这些狂热的买花者挥金如土,发出“人人迷不悟”的感慨之时,忽然发现了一位从啼饥号寒的农村“偶来买花处”的“田舍翁”,看见他在“低头”,听见他在“长叹”。这种极其鲜明、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本质。诗人不失时机地摄下了“低头独长叹”的特写镜头,并从“低头”的表情与“长叹”的声音中挖掘出全部潜台词:仅仅买一丛“灼灼百朵红”的深色花,就要挥霍掉十户中等人家的税粮!这一警句使读者恍然大“悟”:那位看买花的“田舍翁”,倒是买花钱的实际负担者!推而广之,这些“高贵”的买花者,衣食住行,不都来源于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的“赋税”!诗人借助“田舍翁”的一声“长叹”,尖锐地反映了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敢用自己的诗歌创作谱写人民的心声,这是十分可贵的。
(霍松林)
-
今年夏天游了一回长安,一个多月之后,胡里胡涂的回来了。知道的朋友便问我:“你以为那边怎样?”我这才栗然地回想长安,记得看见很多的白杨,很大的石榴树,道中喝了不少的黄河水。然而这些又有什么可谈呢?我于是
-
【3904】论政治(下卷)(〔英〕阿兰•瑞安著,林华译,中信出版社,42 6万字,2016年11月第1版,88元)△从霍布斯至今。第一部:近代社会
-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弃妇形象,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婚姻悲剧,而且着力歌颂了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高尚态度和她的美好情操。
-
【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处】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 【意思】我的心,仍象冰一样,在玉壶中闪光! 【全诗】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
-
《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①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②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③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④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⑤我为灵芝
-
【名句】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注释与译文]丹青,指史籍。古代以丹册记勋,青史记事。这两句说:国家形势艰难的时候才能显出英雄的气节,他们一个个被载入史册,永垂英名。诗句强调逆境中只要有“正气”作为精
-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 ① ,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 ② ,率 ③ 神而从天;礼者别宜 ④ ,居 ⑤ 鬼而从地。(《礼记·乐
-
雨无正 作者: 张若晞 【本书体例】
-
【原题】:子长来诗乃有杜口毗那之语但天女天花未尝见也诗以先之
-
韩退之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铭 君讳继祖,司徒、赠太师、北平庄武王之孙,少府监、赠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