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红线毯》全诗赏析
择茧缫丝清水煮,
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
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
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
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
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
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
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
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
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
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夺人衣作地衣。
-
佳人巧笑值千金。当日偶情深。几回饮散,灯残香暖,好事尽鸳衾。如今万水千山阻,魂杳查、信沉沉。孤棹烟波,小楼风月,两处一般心。
-
【作品提要】 在神奇的卡兹吉尔丛山脚下,哈得逊河畔,有一座非常古老的幽僻的小村庄,住着一些荷兰殖民者的后裔。好多年以前,村子里曾经有一个叫瑞普·凡·温克尔的农民。他淳朴善良,为人热心和气,却整天不事劳
-
故池春又至,一到一伤情。雁鹜群犹下,蛙螟衣已生。竹丛身后长,台势雨来倾。六尺孤安在,人间未有名。
-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出处】唐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 【意思】 年纪轻轻时离开故里老大后才重返家乡,鬓毛已经疏落而乡音却仍和往昔一样。 【全诗】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最著名的古诗词《寻隐者不遇》深度翻译和赏析
【题解】 这首诗的情节是写访隐者不遇,表露出诗人对隐者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以白云深赞其高洁,以苍松显其风骨;钦慕而不遇,则突出了诗人怅惘之情。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它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更在于善
-
衰残与世日相疏,惠好唯君分有馀。茶药赠多因病久,衣裳寄早及寒初。[所寄赠之物皆及时。]交情郑重金相似,诗韵清锵玉不如。醉傅狂言人尽笑,独知我者是尚书。 作品赏析【注释】:继之尚书自余病来寄遗非一,又蒙
-
【名句】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语出汉代贾谊《新书·大政上》。做臣子的,把使老百姓富裕快乐作为功劳,把使者百姓贫穷痛苦视为罪责。说明为官者应当为民着想。
-
浅浅画双眉。取次梳妆也便宜。洒着胭脂红扑面,须知。更有何人得似伊。宝帐烛残时。好个温柔模样儿。月里仙郎清似玉,相期。些子精神更与谁。
-
【注释】:据考,此词是作者专为北宋末年汴京名妓李师师所作。唐玄宗曾选乐工三百人及宫女数百人居宜春北苑练习歌舞,亦称梨园弟子。词起首二句“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意谓能得唐代梨园之遗声,歌艺绝妙,无可伦比的只有“前朝”的李师师了。“
-
作者: 吴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