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出处】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意思】我的家书应该寄向那里?北去的归雁呵,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全诗】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鉴赏提示】 这是大年初一仍行旅在外的 游子写的怀乡诗。大意是说,行舟 停泊在青山脚下,前望仍是茫茫的 水程。由于涨潮,江面显得更加开 阔; 风向正好,帆篷被吹得鼓胀胀 的。黑夜过去了,朝阳又从海上升 起,不觉已开始新的一年。可怜我 依旧飘泊在外,只得托飞雁将家书 传递到家乡洛阳。其中二、三两联 常被人单独征引,传为名句。 一首传唱不绝的好诗,往往既有完美的艺术整体,又有出色的警言妙语。王湾此诗整体高华而颔、颈两联不仅对仗工整,写景入神,而且自然无迹地表现了某种人生境界与生活哲理,使读者获得深层次的审美感悟。 【鉴赏】 王湾的这首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不管异文多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都是相同的。 这首诗写王湾客行至镇江北固山下时,看到潮平江阔、风正帆悬的景象,触发了对家乡洛阳的情思,充满了画意诗情。尤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享有盛誉,脍炙人口。 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把这两句作为盛唐气象的代表,和中唐、晚唐的诗作了比较,指出不同时代孕育不同气象的诗歌,并称此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其实,这一联之高妙,还不只是在“形容景物”上,而在于巧述时令变化,给人以哲理性的暗示。“海日生残夜”,乃海日生于残夜,意谓残夜之时就孕育了海上喷薄而出的太阳。日和夜是相对立、相排斥的。如今说日孕之于夜中,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江春入旧年”,寒冬将尽的时候,春天就来了。有人以为这一年的立春在腊月,在旧年里就已经立春了。这说法固然也可成立,但理解为江南春早,在旧年未尽时就已暖气潜动、草木萌发更有实感,且使人如见春色,如感春意。冬尽春来,这是自然顺序,如今春“入”冬而至,既主动,又急切,使人感到生命急速的律动,要摆脱一切束缚,冲决种种阻力,早临人间。“海日”句写一天之始,“江春”句写一年之初。这两句既可分别表达一种意念,又可复合为写景:春晨;写意:新事物来自旧事物。新陈代谢,新的取代了陈的地位,但新是从陈中出的,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导致的转化,新并非凭空而来,无缘而至。 “海日生残夜”和“江春入旧年”,深究其义,实为一致。可是都不同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作具体描写,而以抽绎事理的方式表述,使形象镀上理性的光泽。加之这两句又尽变化之能事,“海日”是具象,“江春”则抽象。“残夜”,明言天将晓;“旧年”则笼统称之。言“海日”说从残夜中“生”,述“江春”称向旧年中“入”。“生”和“入”方向相反,给人的感受判然不同。如果写成“海日进残夜,江春入旧年”或“海日生残夜,江春出旧年”,则对句流为“合掌”,且动意大减,生气顿失。“生”,有孕育的深意;“入”,有闯进的动感,相对成文,映照生趣,使之无愧于千古名句。 王湾现存诗仅十首,尤以此首擅名。此首中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景闻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则更以理趣动人,使人从时间的流逝中,看到新生事物总是不可抗拒地出现,从而高扯起生活的风帆,驶向广阔的生活的海洋。 【赏析】

这首诗有 “归乡行” 和 “离乡行”二说,均可通; 细玩 “江春入旧年” 句意,似以前说为胜。 诗人泊船于北固山下,从船舱固定的观察点向外张望,只见客路萦绕青山,又伸向远方,行舟疾驶江面,仿佛跑到了绿水前面。前句是静态的描写,为远望所得,蜿蜒的驿路不禁撩起乡思;后句是动态的刻画,为近观所见,他人的行舟自会惹动离愁。这幅联语使用工丽的对句,写得动静相生,映带成趣,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再结合题面,可知首句中的“青山”当指北固山,次句中的“绿水”则指长江,这就坐实了泊船于北固山下的特定位置,而“青山”、“绿水”的鲜明色彩又似不经意地点染了江南的秀色,“一身而二任”,开篇起得可谓平稳而得势。 颔联状摹长江景色:“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人今番从吴、楚还乡是走水路,由长江北上邗沟,再经通济渠,直抵洛阳。因而写江景是题意所须。这两句妙在能绘出江行之人眼中的典型之景,道出江行之人视野开阔的共同感受。特别是下句,一个“正”字和一个“悬”字用得极好,表明了船是顺风行驶,正好借助风力。如风力过小,不好说 “正”; 风力过大,也难以说“正”。只有风力恰到好处,才得以一帆高 “悬”。清代学者王夫之曾经盛赞这句诗能“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薑斋诗话卷上),是极有见地的品鉴。如果是武陵渔人泛舟于惠风和畅的桃花溪中,或是西江商旅买舸行经惊涛骇浪的三峡险滩,又怎会出现这“风正一帆悬”的江行特有的景观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诞生于黑夜已残之时,江春来到寒冬未尽之日。一个“生”字和一个“入”字,赋予了无生命的 “海日”和“江春” 以感情和性灵,这些最美好的事物仿佛特意提前赶到人世,殷勤地为人们献出光明和春意,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幸福。“江春入旧年”句,除了表明长江景物在行将消逝的残冬中已呈现出融融春意,还告诉我们,这一年的立春是在旧历年底。第三联具有郁勃奋发之气,给人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受,写得最为警策,也最为活脱。无怪乎明代胡应麟把这幅联语视作盛唐诗歌的代表,清代沈德潜称它 “一经锤炼,便成警绝”,纪昀也说这“全是锤炼工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滞留吴地,满怀客居之感和思乡之情,于是产生一个念头:托付北飞的鸿雁,请它们将一封家信带到故乡洛阳,就说不久(或许是春节前夕)即可与家人团聚。这一联用抒情的咏叹笔调作结,截住前面的景语,最为和谐得体。 全诗意境明朗开阔,格调刚健清新,写景具有鲜明特征,抒情道出特定感受,已经完全摆脱了齐梁纤弱柔靡诗风的影响,是首传诵人口的好诗。
猜你喜欢
  • 《题乌江亭》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乌江亭:在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镇,旧传是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 期:难以预料。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才俊:才能

  • 《闲居寄诸弟赏析》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值此白露时节,秋草已生满庭院,更加思念远在长安的亲人。“秋草”、“白露”更加形象的体现出秋天的清冷,为下文抒别情离思定下基调。南朝宋诗人谢惠连有《捣衣》诗,亦写秋景秋意,其中有云“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

  • 高适《封丘作》全诗赏析

    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

  • 张九龄《登襄阳岘山》全诗赏析

    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 古文辞类纂《屈原九歌东皇太一》全文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

  • 卢俊义真高兴吗?

    卢俊义真高兴吗?卢俊义是大名府里的一个大财主。他没有野心、知足常乐,家庭生活富裕安稳,从不惹是生非。他在大名府的日子,算得上是惹人

  • 苏轼《有言郡东北荆山下,可以沟畎积水,因与吴正》全诗鉴赏

    侧手区区岂易遮,奔流一瞬卷千家。共疑智伯初围赵,犹有张汤欲漕斜。已坐迂疏来此地,分将劳苦送生涯。使君下策真堪笑,隐隐惊雷响踏车。 作品赏析【原题】:有言郡东北荆山下,可以沟畎积水,因与吴正字、王户曹同

  • 比兴传统与中国现代新诗的物态化特征

    比兴传统与中国现代新诗的物态化特征瞻万物而思纷——陆机:《文赋》从“生成”和“修辞”两个侧面观察中国现代新诗,我们不难看出古典诗学

  • 人民日报精选40首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民日报精选40首古诗词,内容包括人民日报最美诗词四十首,人民日报最美诗词四十首,人民日报中国古诗最美四十首。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 水仙子·山斋小集·张可久

    水仙子·山斋小集 张可久 玉笙吹老碧桃花。石鼎烹来紫笋芽。 山斋看了黄筌画。荼蘼香满把。 自然不尚奢华。醉李白名千载。 富陶朱能几家。贫不了诗酒生涯。 张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