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出处】唐·王维终南山。 【译注】终南山高耸入云,千山万壑,余脉连绵。 以中峰太乙为标志,东西余脉都变化为不同分野。即使同一时间,各个 山谷的气候也不一样,有的阴,有的晴,这是写终南山壮阔全景的诗句。 注:分野,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区域划分联系 起来,地上的每一区域都划定在星宿的某一范围之内,称“分 野”。殊,不同。 【全诗】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太乙:又称太一、太白,终南山主峰。这里代指终南山。天都:天帝所 居,这里指天。海隅(yú):海边。其实终南山根本连不到海边,这是夸张 之笔。霭(ǎi):云雾。“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古代天文 学家将天空十二星次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 野。中峰:指主峰太乙。变:变化。壑(hè):山谷。殊:不同。人处:有人 烟处,即人家、村子。 【大意】终南山刺破青天接近天都,山势连绵不尽一直延伸到海边。人行白 云中回头望去不见来路,山上的青雾走近了反而看不见了。中峰南北, 属于不同的分野,条条山谷间的阴晴都不一样。要想找有人烟的地方投 宿,还须隔着溪水向对面的樵夫打听。 【全诗鉴赏】 位于西安以南30公里处,是秦岭西自武功县东至蓝田以西一段的总称。又名中南山、太乙山、南山。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骊山等。峻峭秀丽的山峰屹立在古长安之南,高2500米,千山横亘,涧道回旋,奇峰胜迹,不可胜数。唐代大诗人王维有终南山诗:“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唐代文人孟郊游终南山云:“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汉书载:“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檀、枯,异类之物,不可胜厚,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秦汉时,专修一条河渠为长安城运送山中出产的漆。唐代也修造漕渠转运南山的木材和木炭。终南山在古代有两条通往南方的大道:一条叫子午道,通往汉中,另一条叫武关道,经商洛去楚、豫。古代这些谷口乃兵家必争之地。
猜你喜欢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张九龄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翻译:

    明亮的月光在海上升起,在天涯共同出现。

    意思:

    诗人表达了他与情人相隔的遥远距离,然而在这个时刻他们可以与共享同样的明亮月光。

    上一句:

    “海上生明月”,

    下一句:

    “天涯共此时。”

    【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中学生《卜算子咏梅》古诗词鉴赏

    作者: 张云清崔承枢李耘 【原诗】:驿外断桥边(1),

  • 《悯农赏析》

    这首诗揭示了农民的悲惨遭遇。诗首句言稻谷因旱灾欠收,次句言荞麦因霜冻绝收,勤苦一年,连遭灾害侵袭,心境凄惨可想而知。三句是一个顿宕,说已做好心理准备忍受长年的饥荒,四句又是一个转折,闰月使时光愈觉难熬,先说准备忍,再说实不堪忍,将农民的

  • 苏轼《沐浴启圣僧舍与赵德麟邂逅》全诗鉴赏

    南山北阙两非真,东颍西湖迹已陈。季子来归初可喜,老聃新沐定非人。酒清不醉休休暖,睡稳如禅息息匀。自笑尘劳馀一念,明年同泛越溪春。

  • 范仲淹《苏州十咏其三·洞庭山》全诗鉴赏

    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平看月上早,远觉鸟归迟。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赏析》

    此词先从日月旋转,万物消长,大江东去等大处落笔,旨在说明宇宙无穷,流光飞逝,时不我待,隐寄壮志难酬的身世之慨。开首几句的风格以及作者的心绪较以往风格为之一变,给人一种淡然、伤怀的平静,丝毫不见其豪放、洒脱、坚毅、心怀天下的气概。“磨蚁”

  • 陈涉世家(节选)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见《史记》。秦朝末年,广大农民不堪暴政,陈胜(字涉)、吴广首先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义军得到各地民众热烈响应和支持,力量迅速扩大,给秦王朝以沉重打击。此文详细而系统地

  • 《题竹·[清]郑燮》原文与赏析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1693

  • 国学问答

    【3743】国学问答(国学语丝丛书之一,黄筱兰、张景博编著,13万字,2017年12月第2版,25元)△共6编:总论、经学、小学、史学、子学、文学

  • 《讨明檄》原文|翻译|赏析

    上帝鉴观,实惟求莫〔2〕;下民归往,只切来苏〔3〕。命既靡常,情尤可见。粤稽往代,爰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