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若书生 六娘 王初桐》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嘉定有六娘者,名湘萍,字采于,名家女也,归某生。某生狂荡无检,家产奁资,挥霍净尽,绐六娘至勾栏迫之。六娘涕泗交横,号恸欲绝,假母以计污焉,遂堕入娼家。后居槎水上,卖珠补屋,种竹浇花,幽窗曲几之下,熏炉茗盌间,静若书生。悦吾友王君竹所之才思,委身而不得,作小影以贻之。图中用“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两句补景。竹所署以绝代佳人四字,携入都门。一时知名之士,题咏殆遍。 ○清·毛大瀛辑戏鸥居词话
[述要] 嘉定有个人称六娘的女子,名湘萍,字采于,出身名门,后嫁某士人。其夫生活放荡,家中财产乃至六娘嫁妆,被挥霍净尽。末了,竟将六娘骗入妓院,逼其为娼。六娘悲恸欲绝,泪如雨下,鸨母却用计使她失身,六娘从此堕入风尘。后六娘终于跳出火坑,独居于槎水上,卖珠补屋,平日或种竹浇花,或安坐于幽窗曲几之下,香炉清茶之间,娴静如书生。她非常倾慕毛大瀛友人王初桐(号竹所)的才思,有意委身于王,但两人终未成伉俪。六娘曾自画一幅小像赠王,画中空白处题有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二句。王在此画署上“绝代佳人”四字,携入京城,一时间,名士纷纷为此作诗题咏。
-
【原题】:郑德言亲睹洛伽观音相遂依所见绘画朝夕严奉且求赞语敬题其旁
-
《调风月》全名《诈妮子调风月》,主要写婢女燕燕与小千户的爱情婚姻纠葛。 一次,主人的亲戚小千户前来探望主人,主人命燕燕前去伏侍,并说: “别个不中,则你去” ,这既是主人对燕燕的赏识 (因为她“半世为
-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出处】唐杜甫《 又呈吴郎 》。 【意思】草堂前的几棵枣树,任凭西邻去打枣,因为她是一个贫困的无儿的寡妇。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
-
宋·王禹偁 黄冈 ① 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 ② 去其节,用代陶瓦 ③ ,比屋 ④ 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 ⑤ 西北隅,雉堞圮毁 ⑥ ,蓁莽荒秽 ⑦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 ⑧ 通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东君 作者: 郑文 【本书体例】
-
柳动晴风拂路尘,年年宫阙锁浓春。一从翠辇无巡幸,老却蛾眉几许人?风吹柳带摇晴绿,蝶绕花枝恋暖香。多把芳菲泛春酒,直教愁色对愁肠。
-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我击藤床君唱歌,明年六十奈君何。醉颠只要装风景,莫向人前自洗磨。
-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名于礼义。
名言: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名于礼义。 注释: 莫: 没有什么。于: 比。 句意: 以日月之于天, 水火之于地, 珠玉之于物, 来比喻说明人的各种法则、规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