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咏花诗词之《茉莉》全诗原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咏花诗词之《茉莉》全诗原文鉴赏

江奎


灵种传闻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蛮航。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这一首盛赞茉莉的小诗。首句先言茉莉的产地。越裳:古国名,故地在今越南南部。首句中诗人以“灵种”赞誉茉莉身世不凡,不同俗花野草。以“传闻”暗示茉莉历史源远。第二句“何人”承接首句的“传闻”,既然茉莉原产南越,又是因何人带上船运到内地的呢?蛮:泛指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一二句,诗人故以疑问语气推测茉莉的产地、流传,给人以空灵飘渺的神密感,入笔既显示茉莉身价不凡,引起读者好奇之心;又为下文盛赞茉莉做了铺垫。
三四句诗人直抒胸臆,饱含激情地大胆呼出:如果有那年我若能修写名花史册,我一定要把茉莉列为人间第一品香。盛赞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古人写花,一般多赞梅、菊、兰、牡丹,多从花的颜色、气味、形状、姿态入手,且大都词藻艳丽、色彩斑斓,如:“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王淇春暮游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梅花)江奎这首诗,题材新颖,手法别具一格,虽盛赞茉莉,但无一笔写茉莉之色、之妍,虽推茉莉为天下第一香,却无一言写其香气如何袭人,也无任何旁衬烘托。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写出茉莉的非凡,以“赋”的手法贯穿全篇,直呼其声,读起来使人眼界大开,向往无限。
猜你喜欢
  • 白居易《题王侍御池亭》全诗赏析

    朱门深锁春池满,岸落蔷薇水浸莎。毕竟林塘谁是主?主人来少客来多。

  • 《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赏析》

    一个歌妓自叹身世命运,作者代为立言,作此词。  上片描写女主人百无聊赖且心事重重之情状。闲弄筝弦,并非弹奏乐曲,而是一种近于无意识的习惯性动作,由此正可见其情绪之不佳。懒系衣裙,不施铅粉,同样见其忧伤之心情。第二句之“见天真”是说她美貌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赏析

    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其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 欧阳修《盆池》全诗鉴赏

    西江之水何悠哉,经历灨石险且回。余波拗怒犹涵澹,奔涛击浪常喧豗。有时夜上滕王阁,月照净练无纤埃。杨阑左里在其北,无风浪起传古来。老蛟深处厌窟穴,蛇身微行见者猜。呼龙沥酒未及祝,五色粲烂高崔嵬。忽然远引

  • 大变局与新动力:中国经济下一程

    【3350】大变局与新动力:中国经济下一程(厉以宁著,中信出版社,25 6万字,2017年5月第1版,58元)△全书共7章:[1]改革走过的路;[2]中

  •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是20世纪初清政府为维护统治地位,对其统治机构、各项规章制度做了一些改动,标榜为“变法新政”。《辛丑条约》签订后,全国人民对清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日益发展,清政府需要采取对策。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

  • 国学名句“与狐议裘,无时焉可”出处和解释

    【名句】与狐议裘,无时焉可 语出汉代王符《潜夫论·述赦》。同狐狸商量,用它的皮做狐皮袍子,没有商量成的时候。比喻必定办不到的事情或不切合实际的幻想。

  • 滥竽充数

    【题 解】“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

  •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名言: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句意: 赤胆忠心地侍奉君王, 忧虑国事就同操心自己家事一样。 出处: 唐·韩愈《上李尚书书》

  • 国学名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出处和解释

    【名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语出《晋书·刘毅传》。上品人才中没有出身贫寒的人,下品人才中没有世家大族出身的人。两句话指斥了九品官人法保护世家大族利益,压抑庶族士人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