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注释】
选自尚书·旅獒。旅,西旅,西方的旅国。獒,大犬。周武王灭殷建周后,西旅国来献大犬。召公认为不可接受,劝武王慎德,重视贤能,安定国家,保护百姓。史官记录召公的话,名为旅獒。
矜:慎重。
细行:生活小节。
累:连累,使受害。
大德:大节。
仞:八尺。
亏:欠,差。
篑(kuì):盛土的筐。
【赏析】
周武王灭掉殷商,建立周朝,西旅国来献大犬。召公认为不可接受,他劝告武王,当前首要的任务是重视贤能,安定国家,保护百姓,做一个圣明之君。他谏言说: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意思是:不注重细行,终究会损害大德。犹如造九仞高的山,差一筐土也无法成功。
召公认为,一个圣明的君主,首先应该慎德,不事奢华。盛德之人不轻易侮慢百姓,不贪恋歌舞女色;不做无益的事来妨害有益的事,不重视珍奇物品,不收养珍禽奇兽,不宝爱远方的物品。从这些细行做起,就能积累大德。像造九仞高的土台那样,差一筐土也无法成功。召公以此劝勉武王早晚勤德,千万不可因细行不好,而使大德大业差一点而失败。
后来,“功亏一篑”演变为成语,意思是做事要善始善终,不可半途而废。在孟子·尽心上中,有“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一语,意思与“功亏一篑”相同。
-
哲学著作。六卷。明黄绾撰。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黄绾,字宗贤,号久庵、石龙。生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卒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太平(今安徽省当涂县)人。以祖荫入官,授后军
-
游黄山记 徐宏祖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
-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诗中的“楚江”、“建业”,是送别之地。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在今安徽省境内),古属楚地,所以叫楚江。建业,原名秣陵,三
-
作者: 冯怀玉 【本书体例】
-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坚强地盛开,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是将梅花与“万
-
[唐] 魏 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则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② !人君当神器之重
-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出处】唐白居易《 白云泉 》 【意思】天平山腰泠泠流淌着白云泉,白云无意舒卷泉水自流悠闲。你又何必奔流飞泻到山下去,推波助澜
-
郎官旧华省,天子命分忧。襄土岁频旱,随车雨再流。云阴自南楚,河润及东周。廨宇宜新霁,田家贺有秋。竹间残照入,池上夕阳福寄谢东阳守,何如八咏楼?
-
七年为少傅,品高俸不保乘轩已多惭,况是一病鹤。又及悬车岁,筋力转衰弱。岂以贫是忧,尚为名所缚。今春始病免,缨组初摆落。蜩甲有何知,云心无所著。囷中残旧谷,可备岁饥恶。园中多新蔬,未至食藜藿。不求安师
-
【生卒】:1866—1941【介绍】: 俄国作家、哲学家、批评家,俄国象征主义*的首倡者之一。他生在彼得堡一个宫廷官吏的家庭中。在彼得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