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礼记》·《冠义第四十三》原文、注释和翻译- 礼记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礼记》·《冠义第四十三》原文、注释和翻译- 礼记


【经文】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 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 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 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 圣王重冠。
【今译】
人之所以成为人,因为有礼义。礼义从哪里做起呢? 在于端 正仪容、表情严肃、说话和顺。仪容端正、表情严肃、说话和顺,然 后才进一步要求具备礼义。这样,君臣的名分得以确立、使父子的 关系亲密、使长辈和晚辈更加和睦。君臣之间的名分确立、父子间 相亲相爱、长辈和晚辈和睦相处,然后礼义获得成立。古时到了二 十岁行了冠礼,才备齐各种服饰。服饰完备了,然后要求仪容端 正、表情严肃、说话和顺。所以说冠礼是礼的开始。因为这个缘 故,古代圣王十分重视冠礼。

【经文】
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 国本也。
【今注】
①筮(shì):用蓍(shī)草占卜。宾:请来主持冠礼的人。
【今译】
古代举行冠礼,选择日子和请谁来主持冠礼,都要由占筮来决 定,这样做是因为冠礼是件十分严肃的事,严肃对待冠礼也是重视 礼。重视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事。

【经文】
故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 己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 之;成人而与之为礼也。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 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
【今注】
①阼:堂前东面的台阶,是主人升降的台阶。②醮:一方献酒,另一方 不需回敬的仪式。客位:在堂上户牖之间。③三加:行冠礼时,先加缁布 冠,再加皮弁,第三加爵弁。④字:古礼,小孩由父亲取一个幼名,到行冠礼 时由宾取一个“字”。⑤玄冠、玄端:黑色的冠、上衣和裳,次于朝服,为士之 礼服。挚:通贽,见面礼。士用雉,雉即野鸡。⑥乡大夫:据王引之经义述 闻应作“卿大夫”。乡先生:乡中年老而德高望重的人。
【今译】
在阼阶上行冠礼,以此表示冠者将来要代替主人成为一家之 长。冠者位于客位,主人向他敬酒,加冠三次,一次比一次尊贵,这 是希望以后能取得成就。加冠时,再给他起一个字号,这对成年人 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冠后去见母亲,母亲要答拜;与兄弟相见,兄 弟也要答拜,因为他已成人,所以要对他行礼。穿着玄冠玄端的礼 服去见国君,将见面礼摆在地上,表示不敢直接交给国君。接着带 上见面礼去见卿大夫等长官及德高望重的老者,这是以成人的资 格与他们相见。

【经文】
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 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 重与!
【今译】
一个人成为成年人,就用成年人的礼来要求他。用成年人的 礼要求他,就是要求对父母要行儿子的礼,对兄弟要行兄弟的礼, 对君上要行臣下的礼,对长辈要行晚辈的礼。要用以上四个方面 的品行来要求他,冠礼能不重要吗!

【经文】
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 也,故圣人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 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 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今注】
①嘉事:即嘉礼。冠礼在五礼中属嘉礼。
【今译】
一个人做到对父母孝、对兄弟友爱、对君主尽忠,对长辈顺从, 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个人。成为真正的人,然后可以教导和管理别 人。因此圣王十分重视礼,所以说:冠礼是成人之礼的开始,是嘉 礼中重要的一项。因为这个缘故,古人十分重视冠礼。因为重视 冠礼,所以要在宗庙中举行。凡是在宗庙中举行的,都表示事情是 很重要的。尊崇事情的重要,就不由己专任其事。不敢专任其事, 所以自谦而尊敬祖先,要于祖庙中举行。
猜你喜欢
  •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赏析》

    此篇写黄河的奔腾冲泻之势及华山的峥嵘秀伟,运用神话传说,驰骋想象,使山河更带有神奇的色彩。   “西岳”两句。此诗开篇,就以“西岳峥嵘何壮哉”的突发唱叹,写华山的雄伟,起势宏远突兀,接着便展现登山远眺所见到的黄河之雄姿。接着四句写黄河。

  • 唐宋散文之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全文翻译与鉴赏点评

    张九龄《开凿大庾岭路序》 先天二载 1 ,龙集癸丑 2 ,我皇帝御宇之明年也 3 。理内及外,穷幽极远 4 ,日月普烛,舟车运行,无不求其所宁、易其所弊者也 5 。初岭东废路 6 ,人苦峻极。行径夤缘

  • 杜牧《丹水》全诗赏析

    何事苦萦回,离肠不自裁。恨声随梦去,春态逐云来。沉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 《驾御带欲载糯米入城先以诗叙情因次韵只此便赏析》

    【原题】:驾御带欲载糯米入城先以诗叙情因次韵只此便当执状也

  • 《禅宗偈两首》 - 唐·神秀 慧能 - 哲理诗鉴赏

    禅宗偈两首是唐代神秀和慧能创作的哲理诗作,其中表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与独特观念。

    第一首偈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句偈语以简洁有力的方式传递了一种深刻的哲理观点。它通过将色与空相对应的方式,表达了一种对万事万物皆是虚幻、变幻、无常的观念。色即表万象,而空即虚无。色与空并不是分离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换。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包括身体、

  • 苏轼《广倅萧大夫借前韵见赠复和答之》全诗鉴赏

    生还粗胜虞,早退不如疏。垂死初闻道,平生误信书。风涛惊夜半,疾病送灾余。赖有萧夫子,幽怀得少摅。心闲诗自放,笔老语翻疏。赠我皆强韵,知君得异书。滔滔沮叟是,绰绰孟生余。一笑沧溟侧,应无愤可摅。

  • 苏轼《再过泗上二首》全诗鉴赏

    系舟淮北雨折轴,系舟淮南风断桥。客行有期日月疾,岁事欲晚霜雪骄。山根浪头作雷吼,缩手敢试舟师篙。不用然犀照幽怪,要须拔剑斩长蛟。

  • 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全诗赏析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 国学名句“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出处和解释

    【名句】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熔裁》。句子中有可以删削之处,足以表明其不缜密、不精到;任何一个字都不可以减少,才知道它们细密、紧凑。说明写文章应把可有可无

  • 《浪淘沙赏析》

    词上片前三句写春日北池的美好春光。荡舟北池,小舟划过,水波荡漾,波光潋滟,微风吹过,柔柳摇曳多姿。如此美好春光反令主人公伤春伤怀。“如此”二句,感叹春来春去,美好年华逝去,白了人头。在这年华之叹中,蕴含着词人的理想落空之悲。政治上的失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