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寓言《钟表店里的争吵》全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寓言《钟表店里的争吵》全文和鉴赏

“嘀嗒,嘀嗒……”钟表店里充满着这种声音。钟表们听惯了这种声音。谁如果没有发出“嘀嗒”声,那准是“饿坏了”——没上发条,或者“生病了”——走不动啦。
可是, 今天却来了一个怪物, 自称是“最新式的手 表”;
它静悄悄的,从来不发出“嘀嗒”声;
它没有指针,据说是用不断变动的数字表示时间;
它不用上发条,据说放进一颗衬衫钮扣那么大小的电池,就一口气走一、 两年。
它说自己非常准确,走一年才差几秒钟……
钟表们摆头晃脑,谁都不相信。
挂钟伸着长长的舌头——钟摆,慢吞吞地说道:“哪有不发出‘嘀嗒’声的表?它不是表!”
手表细声细气地附和道:“哪一只表没有指针?它不是 表!”
闹钟发出“叮铃、 叮铃”的大叫声, 粗声粗气地喊道:“哪有钟表不用上发条的?哪有钟表一年只差几秒钟的? 它吹牛, 它撒谎, 它不是表! 把它轰出去!”
正在这时,来了一个小伙子,对营业员说道:“我要买一只最新式的电子表。”
营业员把那怪物给了小伙子。小伙子竟然高高兴兴地把它买走了。
怪物走了,钟表店里又充满了“嘀嗒、嘀嗒”的声音。
“它不是表!”挂钟还在嘟囔。
“它不是表!”手表还在生气。
“它不是表!”闹钟还在叫喊。
是啊! 那班用旧框框衡量新事物的人们,怎么会懂得新事物的优点呢?


——叶永烈寓言(载中国儿童1980年第3期)


传统的钟表, 是用机械原理制造的,总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嘀嗒”声,钟表店里“嘀嗒”声组成的交响曲, 自然别有一番情趣。但突然出现没有“嘀嗒”声的怪物表,这就打破了钟表店的平静,引起了非难。有“嘀嗒”声的钟表采取“不承认主义”,吵吵闹闹的正是这些角色。尽管有顾客最先买走了这只新式的电子表,发出“嘀嗒”声的钟表们仍然加以否定。从而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一个社会性的主题:用老眼光旧框框看待和衡量新事物的人们,将会看不到新事物的优点, 只能使自己陷入保守可笑的尴尬境地。
无疑,这是一则成功的科学寓言,它能将科学知识与人物特点有机地结合。它生动地介绍了科学知识,着重宣传了新出现的电子表。它又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性格。电子表敢于介绍本身的长处,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具有新一代人的特点;机械钟表则代表守旧的人们,它们对新事物反感,先是不承认电子表的“表籍”;当小伙子已买走电子表之后,在事实面前,挂钟嘟囔,手表生气, 闹钟叫喊,依然演出“不承认主义”的闹剧。用寓言形式介绍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或科技知识,是作者创作的一大特色,这一科学寓言,同样表现了这一特点。
寓言中,环境气氛的描绘也是颇为出色的。钟表们的摆头晃脑,使店里有一种沉闷、压抑之感;它们的“嘀嗒”絮叨,已变得刺耳难听。小伙子的出现,虽一度冲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氛围,但等喜气洋洋的顾客带走电子表后,表店又恢复原状,仍然暮气沉沉。这里又含蓄地暗示读者,在一个嫉贤恶能的地方,有才华的人往往遭到猜忌和诋诽,难以有他们容身地;但是,既有真才实学,总会被人赏识,正象千里马遇上伯乐一样。钟表店里虽然还在叫闹,可电子表已在广阔的天地里发挥它的作用了。

猜你喜欢
  • 王维《相思》原文与赏析

    “王维后来果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诗人‍‌‍‍‌‍‌‍‍‍‌‍‍‌‍‍‍‌‍‍‌‍‍‍‌‍‍‍‍‌‍‌‍‌‍‌‍‍‌‍‍‍‍‍‍‍‍‍‌‍‍‌‍‍‌‍‌‍‌‍。他像是雨后优雅的清风,为我黯淡的生活撩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子,我又一次隐约看见了彩虹的影子。”

  • 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全诗赏析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鵕兔何足言。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于公白首大梁野,使人怅望何可论。既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裴生览千古,龙鸾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全诗赏析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诗写在诗人去世前半年多,即大历五年(770)春

  • 《礼记》·《曲礼上第一》原文、注释和翻译- 礼记

    【经文】 《典礼》曰 ① :“毋不敬,俨若思 ② ,安定辞。安民哉!” 【今注】 ①典礼:古礼书名,已佚,这里引它一句话,十二个字。本篇因开头有“典礼”两字,即以此作为篇名。②俨:端庄的态度。 【今译

  • 陈与义《春日》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清人陈衍《宋诗精华录》,评此诗曰“已开诚斋先路”,甚有见地。杨万里“诚斋体”一个重要特点是,摆脱江西诗派摹拟古人、着意锻造的

  • 古代名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注释与译文

    《古代名句》中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表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即我们所见所闻、所体验的一切都是学习的机会,而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和掌握也决定了我们的文章质量。 这句名句告诫我们,在追寻知识的道路上,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积累与学习,更需要跳出书本,去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有洞悉了世间万物,才能在文章中呈现出真实和深邃。 另外,了解并掌握人情世故也至关重要。人际关系是社会的基石,而作为一名作家或者文人,要真正做到文章动人心弦,需准确把握人们的情感需求和期待。只有真正了解人情世故,把握人的

  • 范春歌《花红茶》

    路过老街,见杂货铺门前有一只麻编的袋子,鼓囊囊地装满褐色的干叶片,像个沉默寡言的老人,安静地蹲在路边。我问店主,是中药吗?店主望了

  • 韦应物《京师叛乱寄诸弟》全诗赏析

    弱冠遭世难,二纪犹未平。羁离官远郡,虎豹满西京。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归去在何时,流泪忽沾缨。忧来上北楼,左右但军营。函谷行人绝,淮南春草生。鸟鸣野田间,思忆故园行。何当四海晏,甘与齐民耕。

  • 李商隐《哭刘蕡》全诗赏析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广陵别後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 写牡丹花的古诗词大全

    中国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其花色艳丽,花朵硕大,花姿端庄,品种繁多。乃花中之王,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综观中国花谱,佳葩三百六十余种,无一可与牡丹伦比。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对牡丹情有独钟。以花咏诗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