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李贺《走马引》鉴赏、赏析和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贺《走马引》鉴赏、赏析和解读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走马引 系乐府旧题,原本咏写一个杀人者逃避追捕的故事。古今注云:“走马引,樗里牧恭所作也。为父报怨,杀人而亡,藏于山谷之下。有天马夜降,围其室而鸣。夜觉,闻其声,以为吏追,乃奔而亡。去明旦视之,马迹也,乃惕然大悟曰:‘岂吾所居之处将危乎?’遂荷衣粮而去,入于沂泽,援琴鼓之,为天马之声,号曰 走马引。”

因乐府旧题咏写的是杀人报仇的侠士,旧注均将李贺走马引 咏写的人物,也看作是曾经杀过人的任侠之士。集注云:“乃豪侠之子,专以报怨杀人为事。”(李贺诗歌集注)叶葱奇注亦云:“侠客自恃其强,专做报仇杀人的事。”(李贺诗集)我却认为本诗咏写的只是走马市井的浮浪子弟,虽自诩为豪侠,实则毫无作为。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这两句是市井少年的自夸之辞,意谓:我拥有离乡行侠用的宝剑,它的锋利世上罕见。夸说武器的锋利,实是吹嘘技艺的高超,自诩利刃天下无双,犹言自负绝艺天下难敌。“辞乡剑”,辞乡远游的护身利剑;“玉锋”,白净的利刃;“堪截云”,简直可以切断流云,典出 庄子·说剑篇“上决浮云”,系极言锋刃之利。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这两句述写市井少年的骄狂之态,意谓:终日在市井走马横行的浮浪子弟,夸说起自己的武功来总是满面得意。“襄阳走马客”,并非实指襄阳少年,而是借襄阳历史名人来喻写所谓的侠客。查襄阳历史上与骑马相关的名人,一是晋代镇南将军山简,他驻守襄阳时,经常醉后策马狂奔,自比中原健儿,时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一种帽子)。举手问葛疆(山简部将,并州人):何如并州儿?”另一个是梁武帝萧衍,他做襄阳守将时,积极备兵秣马,准备进击立都扬州的齐东昏侯,有童谣曰:“襄阳白铜蹄 (指马),反缚扬州儿。”两个襄阳名人,一个醉后纵马,骄狂放荡,一个备马盘缰,立意杀人,确与骄狂无忌、渴望杀人的市井豪侠有几分相象,故喻之为 “襄阳走马客”。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这两句述写市井少年的躁进,意谓: 他早上叹息宝剑未能沾上鲜血,晚上也叹息宝剑白白地射出幽冷的清光。也就是说,他急切地想杀人立威,嫌日子过得太慢、太无聊。朝、暮,既有自朝至暮的意思,也有朝朝复暮暮之意。两句诗都表达同一个意思,以重复的笔法铺写其百无聊赖。集注云:“当其闲置而无所用,朝暮嫌恨,不得一试其技,使剑锋冷净,深为可惜。”叶注云:“侠客自恃其强,专做报仇杀人的事,一天无事,便早也嫌剑上染不着血,晚也嫌剑上沾不着热气。”都认为这种嫌恨是杀人后又撂闲的烦躁。但仔细体会诗意,似是未曾杀过人者对于挺剑杀人的盲目向往,大言惑众,并非职业杀手未得新雇主时的恼恨。如果已杀过人,未必会如此张扬。李白 侠客行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可见报仇杀人者,定会隐身远遁,哪里会喋喋不休地向人夸说自己有“辞乡” 的利剑,渴望锋刃饮血呢?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这两句是对自诩豪侠者的揶揄,意谓:你别动不动就想杀别人,怎么就不想想该怎样防护自己呢?“持剑向人”,即将锋刃加诸对手;“不解”,不懂、不能,既可解作不明白先要防护自己的道理,也可解作不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持照身”,持剑防护自身。这与开头两句遥相呼应,开头是“豪侠”的自我吹嘘,结尾是对“豪侠”的当头棒喝。言外之意是说,自称能仗剑杀人的侠客,未必真有过人的本领,恐怕多半是言过其实的市井少年,连照看自身都未必能做到。诗中含有揶揄之意,旧注一致认同,但对其中所含寓意,在理解上颇有分歧。叶注云:“结两句讽刺这种豪侠只知道拿剑威吓人,却不想到用剑光来照照自己。这是讥讽一般明于责人、昧于责己的人的。”此解求之过深,且与全诗关联不紧,结论似太牵强。集注云:“殊不知持剑而向人,正所以照顾己身,而不使发肤身体之受伤也。若但能持剑向人而杀之,不能持之以照顾自身,误矣!语意深切,特为襄阳走马客痛下一针。”意即责怪豪侠不知惜身。殊不知,如果“专以报怨杀人为事”,实在难以顾惜自身;若要求顾惜自身,则难以 “专做报仇杀人的事”。况且,旧注均认为诗中的“襄阳走马客”,早已实际杀过人,他如果真的 “不能持照身” 的话,怎能全身而还呢?这指责不显得落空了吗?倘使看作对盲目向往杀人的市井子弟的警醒,则顺理成章,且与上一联诗联系紧密,与全篇也极为洽切。

总之,我认为本诗的主旨,是通过对自诩豪侠的市井少年的刻画和揶揄,表示对当世侠士的失望;而在失望之中,实隐含着对于理想侠士的渴念。这后一层意思,透露出凄苦落寞而又激愤不平的身世之感。司马迁由于身受腐刑,心怀抑郁,对于救人危难的侠士暗怀追慕,在 史记·游侠列传中对侠士颇多赞许:“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诗人自负其才而贫寒困顿,思得人救助而无所委命,他怎能不对世间所谓豪侠失望?走马行 正是借题发挥之作,犹言当今自诩豪侠者流,不过欺世盗名而已。诗中曲折幽微的意蕴,非潜心涵咏,难以索解。

猜你喜欢
  • 《短歌行·对酒当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短歌行·对酒当歌曹操【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慨当以慷[3],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4]。青青子衿,

  • 苏轼《再送二首》全诗鉴赏

    余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

  • 杜牧《题武关》全诗赏析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 千家诗《林升·题临安邸》题解与鉴赏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1]。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2]。 [作者简介] 林升(大约生活于宋

  • 中秋节的毛笔字古诗词(有关中秋古诗七言毛笔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秋节的毛笔字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中秋古诗七言毛笔字,适合写毛笔作品的中秋的诗句,中秋诗词书法作品。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作者: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念奴娇 中秋苏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

  • 《荆州之川日江日汉日沱潜日三虀其泽日云梦汉赏析》

    【原题】:荆州之川日江日汉日沱潜日三虀其泽日云梦汉志谓三虀在江夏竟陵即今之景陵复州是也春秋传楚子与郑伯田於江南之梦与云自不同渡武昌道汉阳至复州非冬晴水涸则渺漫极目乃三虀之尾所谓梦泽也已己二月春水未生行蒲稗间累日将至景陵望孤城盖大法中这环堵州

  • 盖古之为学人材多由庠序而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盖古之为学人材多由庠序而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左掖梨花赏析》

    此诗里用梨花的洁白形容诗人自己清廉的品德,用象征的手法表露了自己希望受到重视的心情。梨花的洁白人们素有所闻,梨花的清香在北方人也不陌生。左掖梨花,皇宫里的梨花,用来形容诗人,非常恰当。   此诗起句的重笔落在“冷艳”二字上,“冷”字写出

  • 徐国平《再回老家活一回》

    出差回来,我发现老徐独自坐在小区一角的石凳上,闷闷地咂着烟,无精打采地望着天。 我有些疑惑,悄悄近前,发现他嘴里还在自言自语

  • 陈叔宝《巫山高》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陈叔宝巫山高巫山巫峡深,峭壁耸春林。风岩朝蕊落,霁岭晚猿吟。云来足荐枕,雨过非感琴。仙姬将夜月,度影自浮沉。作者简介陈叔宝(553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