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之左思《咏史·其二》全译、翻译和译文
左思咏史·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2,以彼径寸茎3,阴此百尺条4。
世胄蹑高位5,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6,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7,白首不见招。
【注释】
1.本篇取喻松、草,愤慨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不平现象。
2.离离:分散成行的样子。苗:小草。
3.径寸茎:直立一寸的茎。
4.百尺条:指松。
5.世胄:世族子弟。
6.“金张”二句:汉代的金日磾(音 midi)和张汤两家,从汉武帝时起,到王莽篡汉止,七个朝代,世代是宫廷中的宠臣。汉书·张汤传说:“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 比于外戚。”七叶:七世。珥(音 er):插。貂:指貂尾。汉代侍中、中常侍等官帽上插貂尾。
7.“冯公”二句:汉朝冯唐,文帝时年已七十左右,仍是小官,作中郎署长。伟:人才出众。招:指被皇帝召见重用。
今译
君不见——
那青青繁茂的松柏,
却被压抑在
山谷下面;
那枯黄萎落的小草,
却生长在
山峰之巅。
那渺小的小草,
遮盖了松柏的伟岸。
君不见——
那些出身高门的子弟,
占据着高位,
把握着权要;
而那些出身寒门的俊杰,
却寄人篱下,
穷愁潦倒。
这正如那谷底的青松
与山巅的小草,
是地势不同所制造,
这种状况由来已早。
君不见——
那汉代的金、张两家,
子孙世代都做官在朝,
而那才华盖世的冯唐,
头发已白,却还在
等待朝廷下诏。
-
[宋]无名氏三张机。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
-
大东 作者: 周文贞 【本书体例】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此境眼前聊妄想,几人林下是真休。我今心似一潭月,君已身如万斛舟。看画题诗双鹤鬓,归田送老一羊裘。明年兼与士龙去,万顷苍波没两鸥。
-
历代咏西施的诗,或将她视为以色媚主,使吴王招致亡国杀身之祸的“尤物”,或将她视为灭吴的第一功臣。这首诗却别出新意,揭露了统治者擅权负义的丑恶行径,称颂了西施的远见卓识。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被俘后,范蠡用美人计,献西
-
一水流冲洗的声音,隔开了前厅的喧闹。闪光灯透过玻璃窗,刺眼地闪了两三下,是一个已经化好妆的新娘子,大大方方在自拍。洗发小妹向那边望
-
心娘自小能歌舞。举意动容皆济楚。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玲珑绣扇花藏语。宛转香茵云衬步。王孙若拟赠千金,只在画楼东畔祝
-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宋的这种主理的诗,对那些喜好唐诗的人来说,常有味同嚼蜡之感。但诗如能用简捷的句子,深刻地表达一种哲理,也不能不说有其特殊的妙趣。杨朴的这首《七夕》,就是具有这种妙趣的哲理诗。 诗的作者从牛郎、织女七夕踏鹊桥相会的
-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袁枚诗《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袁枚诗《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 奇山不入中原界,走入穷边才逞怪。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立青天外。我来六月游栖霞,天风拂面吹霜花。一轮白日忽不见,高空都被芙蓉遮。山腰有洞五里许,秉火直入
-
儿女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