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出处和解释
【名句】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语出宋代文天祥言志诗。天下黑暗,宁肯为“道”而死,决不苟且偷生;只要“道”存在,光明就可以照耀千古。说明人应为真理而战斗,而不应苟且偷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七年级下册,内容包括初一下册语文古诗十首(全诗),七年级下册的所有古诗词,七年级下册语文书所有古诗词。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王维 独 坐 幽 篁 里, 弹 琴 复 长 啸。 深 林 人
-
《吴宽·谨疾箴为贺其荣作》原文注释与译文 人
-
【原题】:西征舣舟肖洲投宿野漏下数刻主媪为作粥与同行一饱成诗
-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昔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
-
作者: 李白 【原文】: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
-
川端康成 (侍桁 译) 一 道路变成曲曲折折,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丛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 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
-
这首诗作于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几十万精锐全军覆没,鞑靼大军压境,明王朝危在旦夕,在这个时候有很多人劝皇上放弃国都,南下迁都南京,以躲避鞑靼大军的刀锋,在一片迁都声中,于谦力排众议,极力要求坚守北京,坚决打击鞑靼大军。这首诗用
-
黎简饥鹰叫风野日白,田鼠仓皇乱阡陌。 田头背立泣寡妻,检穗盈筐人夺得。 自言一日劳
-
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旱日与炎风,枯焦我田亩。金石欲销烁,况兹禾与黍。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悯然望岁者,出门何所睹。但见棘与茨,罗生遍场圃。恶苗承沴气,欣然得其所。感此因问天,可能长不雨?
-
苏轼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