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曹沫劫齐桓公索地》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刺客列传)
曹沫者①,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②,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③。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④。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 “子将何欲?” 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⑤。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⑥,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⑦。即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其约⑧。管仲曰: “不可!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译文】 曹沫是鲁国人,他因为力气大而服事鲁庄公。鲁庄公也喜好大力士。曹沫被封为鲁国的将军,他与齐国交战,接连打了三次败仗。鲁庄公害怕了,便把遂邑那地方献给齐国以示求和,但仍然以曹沫为将军。
齐桓公答应与鲁庄公在柯这个小城相会商订盟约。后来,齐桓公与鲁庄公会盟于坛上,曹沫手持匕首上坛劫持了齐桓公。齐桓公的左右怕伤及桓公都不敢动武,因此问曹沫道: “你想干什么?” 曹沫说: “齐国强大,鲁国弱小,然而你强大之齐国侵占鲁国的领地也太过分了,而今,鲁国边城已无郊,城垣坏塌就要迫近齐国之境了,你君王好好考虑考虑!” 齐桓公被迫答应全部归还所侵占的鲁国土地。既然齐桓公已答应了,曹沫便丢掉匕首,走下坛,面朝北坐在群臣的位置上,他脸不改色,言谈举止自如。
齐桓公十分震怒,打算背弃他所作出的许诺——归还鲁国被侵之地,齐相管仲说: “不能这样,为了贪些小小的利益,以便求得自己的一时快乐,那就要在诸侯中失去信用,这就失掉了天下的援助,还不如将地给予鲁国算了。” 于是,齐桓公便将侵占之地割让给鲁国,这样,曹沫三战三败所失掉的土地又全部归还了鲁国。
【鉴赏】 本文通过曹沫劫持齐桓公,迫使其归还所侵鲁国之地的故事,表现了曹沫不惜冒生命危险而为国索地的大无畏的精神。因为齐桓公乃天下盟主,要不是管仲强调信用,谏阻齐桓公以及齐桓公之宽容,否则,曹沫成也死,不成也死。
首先,文章简介曹沫的情况: 鲁人,以勇力事鲁庄公,为鲁将,在与齐战中,三次均败。鲁庄公献遂邑求和,仍用他为将。
其次,写曹沫劫齐桓公索地。在齐桓公与鲁庄公会于柯地而结盟的会上,曹沫持匕首上坛劫持齐桓公,指斥齐桓公以强凌弱之不仁,要求索回被齐侵占之鲁国的土地。齐桓公无奈,只得同意退还。
再次,写管仲主信。事后,齐桓公想毁约,不退还鲁之被侵地。管仲进行谏阻: 认为毁约是“贪小利以自快” 的小事,而 “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是大事,应该还鲁之地。这样,曹沫三战败北所失之地,悉数收回。
本文节自 刺客列传,刺客,指古代讲信义的侠士和勇士。其中有两类,一是“士为国 (民)事者死”,一是“士为知己者死”。曹沫与后来的荆轲是第一类“刺客” 的典型,他们为国 (民) 事,反侵伐,反强暴,不惜以身冒险以身献国,表现出可歌可泣的气节。文中对曹沫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比如写他劫齐桓公后,“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表现出他不仅勇敢,而且沉着、冷静。
-
《外史》一书,“其至精之义,尤在辨别德器”(刘咸炘《小说裁论》)。作者从不像他抨击的势利之徒那样以身份标价格、分高下,而始终是以人品定贤否的,而且由于他对上流社会失望,又特别注重用贱行中的君子风来侧击
-
轩盖光照地,行人为徘徊。呼传君子出,乃是故人来。访我入穷巷,引君登小台。台前多竹树,池上无尘埃。贫家何所有,新酒三两杯。停杯款曲语,上马复迟回。留守不外宿,日斜宫漏催。但留金刀赠,未接玉山颓。家酝不敢
-
昏昏堕醉梦,奈此六月溽。君诗如清风,吹我朝睡足。登临得佳句,江白照湖渌。袖手独不言,默稿已在腹。是时风雨过,蔼蔼云归麓。疏星带微月,金火争见伏。惜哉此清景,变灭不可逐。归来读君诗,耿耿犹在目。却思少年
-
不知南方或其它地方咋样,我所生活的西北,人们家里的炕上,都要铺毛毡的。西北跟南方相比,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差异很大,温度也不一样,冬
-
1在通道县境内,竟然生出满心的欢喜。因为,所抵达的地方叫“芋头侗寨”,它和我彩云之南的故乡一样,有山谷、密林、小河,有层叠而上的山
-
小宅里闾接,疏篱鸡犬通。渠分南巷水,窗借北家风。庾信园殊小,陶潜屋不丰。何劳问宽窄,宽窄在心中。
-
【原题】:送艾太仆六十韵(太仆以乙科为郎,论江陵起复戍,起南鸿胪)
-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
-
《世说新语》 华歆 ② 、王朗 ③ 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 ④ ,歆辄难之 ⑤ 。朗曰:“幸 ⑥ 尚宽,何为不可 ⑦ ?”后贼 ⑧ 追至,王欲舍 ⑨ 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 ⑩ ,正为此耳 (11
-
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锦鞲臂花隼,罗袂控金羁。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飞鸿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