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曰:“夔,命女典乐, 教胄子。直而温, 宽而栗, 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夔曰:“於, 予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
名言: 帝曰:“夔,命女典乐, 教胄子。直而温, 宽而栗, 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 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 神人以和。”夔曰:“於, 予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
注释: 帝: 指舜,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为五帝之一。有虞氏, 名重华, 史称虞舜。相传尧去世后继位, 任用贤人, 政治清明, 尧舜时代是儒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夔(kui): 相传为尧舜时掌管音乐的大臣。女: 汝, 你。典乐: 主管音乐。胄(zhou) 子: 嫡长子。栗: 庄严。无虐: 不苛刻。永: 长, 延长。声: 指乐声。律:指乐律。八音: 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为材料所制作的八类乐器所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克谐: 能很和谐。无相夺: 不要搅乱次序。伦: 条理, 秩序。於(wu): 叹美之词。石: 指石磬。拊(fu): 击, 拍。
句意: 舜说:“夔, 任命你掌管音乐, 教导我的嫡长子。要求他正直而温和, 宽宏而庄严, 刚毅而不苛刻, 简易而不傲慢。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 歌是用来延长诗的语言的, 声音的高低又和长言相配合, 乐律是用来调和歌声的, 八种不同材料所制成的乐器发出的声音能配合得很和谐, 不搅乱次序, 神和人通过它可以互相沟通。”夔说:“啊, 我打击石磬, 群兽按着音乐的节拍相率而舞。”
尚书·尧典
-
重裘暖帽宽毡履,小阁低窗深地炉。身稳心安眠未起,西京朝士得知无?
-
王涯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这首《秋夜曲》
-
与陈伯之书丘迟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
-
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遗之。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百钱一斗浓无声
-
草生陇坂下,鸦噪城堞头。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归来无人识,暗上沉香楼。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树秋。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
戴 昺 推篷四望水连空, 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 子规声在白云中。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会稽县志》引王羲之语),概括了鉴湖山水的美。鉴湖在今绍兴市南郊,古跨山阴、会稽两县。历代文
-
世事纷然百态新,西冈一醉十三春。自惭白发随年少,犹把金锺劝主人。黄鸟乱飞深夏木,红榴初发艳清晨。佳时易失闲难得,有酒重来莫厌频。
-
笑府 明写刻本《笑府》序书影 明写刻本《笑府》正文书影 明代文言短篇谐谑小说集。十三卷五百九十五则。“墨憨斋主人”编。作者即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成书于明后期。
-
一雪没头没脑地落下来时,父亲还没能回到家里来。前天也下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雪,不过很快就化了,路面上有些湿滑。还好早上路面上的融雪冻上
-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