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其三)》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其三)
想见苏耽携手仙,青山桑柘冒寒烟。①
骐驎堕地思千里,虎豹憎人上九天。②
风雨极知鸡自晓,雪霜宁与菌争年?③
何时确论倾樽酒,医得儒生自圣颠?④
【注释】 ①苏耽:传说中汉代仙人。旧诗文中常以同姓的古人来相比况,这里以苏耽比苏辙。桑柘(zhe蔗):桑木与柘木。叶可喂蚕。这两句想象苏辙在筠州过着清贫的生活。②骐驎(qi lin其邻):良马,千里马。比喻才智之士。虎豹:比喻朝廷中掌权的坏人。九天:谓天空最高处。二句对苏辙志业未遂深表惋惜。③宁:岂。二句含义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志士还是能保持自己的节操的,不必跟小人们争一日之短长。④确论:确实的议论。自圣颠:把自己当成是圣人的癫狂病。作者自注:“出素问。”
【译文】 想到苏耽这与我携手相好的仙人,家在青山之中,桑田柘地冒出阵阵寒烟。骐驎一生下来,就想着要驰驱千里;而虎豹却把守着天门,害怕人登上九重天。尽管风雨凄凄,我很相信雄鸡还是能守时报晓的;耐霜傲雪的松柏又何必跟那些菌子去争什么小年与大年?几时才能跟您樽酒相倾,认真地讨论,用什么方法医治我们读书人自大的狂癫?
【集评】 宋·任渊:“杜牧题魏文贞‘蟪蛄宁与雪霸期,贤哲难教俗士知’。诗意谓松柏冒霜雪,岂与朝菌较修短耶?”(山谷外集诗注卷九)
清·吴汝纶:“中四句妙绝天下,黄诗所以不朽,全赖此等。”(唐宋诗举要卷六引)
今·潘伯鹰:“中间四句是苦炼出来的精彩句法。”(黄庭坚诗选第95页,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今·钱钟书:“按山谷整联实点化晋唐习用俪词,青神未识其全也。风雨诗当引末章之‘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山谷同时人曾子开曲阜集卷四次后山陈师道兄寄韵亦云:‘松茂雪霜无改色,鸡鸣风雨不愆时。’与山谷此联渊源不二。山谷不明言松柏,而以菌反衬耳。”(谈艺录第340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总案】 作者次元明韵诗共四首,这是第三首。宋人作次韵诗,往往夸多斗快,越出越奇,力求各首的风格、情调都有各自的特色。像第一首(“半世交亲”)较为和婉、温雅,而这首却雄奇恣肆,感情激越。诗中以遗世的仙人苏耽比苏辙,暗点其高洁的志行。中间四句,语意奇伟,力健气雄,即所谓的“横空盘硬语”。既是赞赏,又是劝慰,感情深挚。以谑语作结,益见诗人心情的悲愤。全篇用笔生新多变,山谷所擅。
-
楚辞《九章怀沙屈原》全文注解与读后感赏析 屈原 滔滔孟夏兮, 初夏的天气盛阳, 草木莽莽。 百草万木茂畅。 伤怀永哀兮, 我独不息地悲伤, 汩徂南土。 远远走向南方。 眴兮杳杳, 眼前一片苍茫, 孔静
-
《少年游》 年代:宋作者:柳永 铃斋无讼宴游频。罗绮簇簪绅。 施朱傅粉,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 舞裀歌扇花光里,翻回雪、驻行云。 绮席阑珊,凤灯明灭,谁是意中人。
-
【原题】:李微之闻其弟贯之西归以诗迓之刘左史和韵属余同赋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 (7
-
宋·苏轼 2 某启:仆居东坡 3 ,作陂种稻 4 。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 5 ,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 6 ,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 7 ,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8 。”用其言而
-
词人游杭州,登西湖南岸夕照山上之雷峰,下瞰宋胜景园故址,有感于兴亡盛衰之事,因填此解。
-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希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作品赏析这首七律,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深秋,其时杜甫在成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金丝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不见湖边三四日,桥畔垂柳老金丝是谁的诗句,关于吃的带金字的诗句,描写金丝荷叶人高兴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些诗句,早已深深印入人们的脑海。放眼望那湖面上,没一朵荷花都似一位姿
-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
【注释】 选自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 境界:原为佛学术语,文论家借以论文学。单言之称境,重言之称境界。境界有多种含义:可以指作品的精神界域,也可以指作品景物描绘的具体界域,可以指作品表现的诗人修养
-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出处】唐杜甫《 兵车行 》。 【译注1】生个女孩,还可以嫁给邻 居;生了男孩,早晚会丧命沙场,埋于荒 草之中。比邻:近邻,街坊。 【译注2】 生女孩子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