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唐].杜甫.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点击进入注释和翻译 诗的创作源泉,虽然是现实生活,但诗的意象境界却不等同于现实生活。由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审美理解和把握,所写的内容不能满足和停留于观照及一般既有的艺术经验、感受上。这样创作,比一般确定的意象、其内涵要丰富深刻得多,可以使人反复吟味欣赏。这样的写法,虽然并非完全脱离或远离现实,但与现实的关系是处于同与不同之间、似与不似之间,因此,称为“中正之法”。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一诗,就体现了中正之法的特征。 此诗写于天宝十三年 (754年)秋。当时诗人岑参、储光羲、高适、薛据等人,都登此塔有诗,故杜甫诗题为同堵公登慈恩寺塔,同,即和。 诗的首四句写塔的标高风烈,登之百感交集。写塔势之高可“跨苍穹”,而“烈风无时休”,就不沾滞于现实。实际该塔为6级,后又建为7级,高300尺。但不如此写,就无以状塔的拔地而起,上欲摩天的气势。次四句写登塔的经过和所感。“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写从塔的底部盘旋而上,经过似龙蛇洞窟的幽邃,而可以冥搜到佛法象教的力量。这同样是不沾滞于现实,又不脱离现实的写法。再次八句,写登上塔顶所见天上地下的景物,仰视上天,虽星河历历在目,但俯视大地,却看到秦山忽然破碎,泾渭二水已难辨其清浊,但见昏暗一气,再也认不清皇州安在,一片混浊。这也是脱开现实而写的。这样写,诗中才能有意蕴,才会表达出诗人对国家破碎的惊心,对朝廷清浊不分,贤恶混杂的慨叹,对天下一片混乱黑暗,到了难于收拾地步的痛心。最后八句写思古伤今。思古,是以“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表达对开国明君太宗和贤后文德皇后的缅怀。伤今,是以“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讽刺玄宗与贵妃在骊山的纵乐。“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写诗人想如黄鹄振翅飞去,但又走投无所的悲愤。“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写朝廷中的奸佞,趋炎附势,如随阳之雁,惟稻粱是谋,尸位素餐罢了。以上这些写法都是在同与不同之间、似与不似之间而表达其深刻意义的。 为此,谢榛指出:“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动,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诗家直说笺注)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则进一步从诗的意象说明这一理论:“诗贵真,诗之真趣,在意似之间。认真,则又死矣。柳子厚过于真,所以多直而寡委也。三百篇瑛物陈情,皆其然而不必然之词,所以意广象圆,机灵而感捷也。” 但古人也从炼词造句理解运用“中正之法”,认为应在“熟与不熟之间”。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六引复斋漫录:“韩子苍言作诗不可太熟,亦须令生。近人论文,一味忌语生,往往不佳。东坡作聚远楼诗,本合用‘青山绿水’ 对 ‘野草闲花’,此一字太熟,故易以 ‘云山烟水’,此深知诗病者。”陈仅在竹林答问中,也讲这一道理,说“诗不宜太生,亦不宜太熟。生则涩,熟则滑。应在不生不熟之间,‘捶钩鸣镝’,其候也。”叶矫然在龙性堂诗话初集中又提出生熟相兼的“中正之法”,即应有生亦有熟,说“作诗须生中有熟,熟中有生。生不能熟,如得龙鲊熊白,而盐豉烹饪,稍有未匀,便觉减味。熟不能生,如乐工度曲,腔口烂熟,虽字真句稳,未免优气。能兼两者之胜,殊难其人。” 同登慈恩寺塔诗中的炼词造句,就深得以上所述“中正之法”。如“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出句生,对句熟。“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象教”生。“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龙蛇窟”熟,“枝撑幽”生。“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流。”“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类似这些诗句贵乎同不同之间,都写得生熟相兼或在熟与不熟之间,似与不似之间,使人不觉太生,亦不太熟,故而合乎中正之法。这样写法有助于诗人抒写忧国伤时的意象和雄浑沉郁风格的形成。
猜你喜欢
  • 杜甫《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全诗赏析

    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浮舟出郡郭,别酒寄江涛。良会不复久,此生何太劳。穷愁但有骨,群盗尚如毛。吾舅惜分手,使君寒赠袍。沙头暮黄鹄,失侣自哀号。 作品赏析【鹤注】此是广德元年九月至阆州作。时吐蕃、

  • 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未来

    【4648】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未来(刘锋著,中信出版社,18 5万字,2019年7月第1版,65元)△三部分9章:一、趋势与产

  • 李白《远别离》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此诗主旨是议人君失权的危机。但不是直议,而是不着边际地讲舜与二妃别离的传说,首尾皆迷离惝恍。但经中间点题,又点己之忠诚,却如常山之蛇,点其中而首尾并应。似如此议论,在前只有庄子,却比庄子行文

  •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 【出处】唐李白《 哭宣城善酿纪叟 》。 【意思】 纪老在黄泉里,还会酿制老春美酒。只是阴间没有李白,你老卖酒给何人? 【全诗】 《哭宣城善酿纪

  • 《诗经·卫风·硕人》歌颂美女

    《硕人》是《诗经》中非常有名的一篇,所歌颂的美女是卫庄公的夫人庄姜。

  • 《寓意》(晏殊)原文|鉴赏|赏析

    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这首诗题为《寓意》,一作《无题》。诗写得很含蓄,与李商隐的

  • 辛弃疾《御街行》全诗鉴赏

    阑干四面山无数。供望眼、朝与暮。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纱厨如雾,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冰肌不受铅华污。更旎旎、真香聚。临风一曲最妖娇,唱得行人且祝藕花都放,木犀开後,待与乘鸾去。

  • 苏轼《椰子冠》全诗鉴赏

    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前汉·高祖纪注》云:薛有作冠师。?规摹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 李博《我和哥哥李浩》

    “我有两个儿子,一文一武。”在世的时候,妈妈曾这么说过。一文,是我哥哥李浩;一武,是我——不过我的这个“武”其实是鲁莽的代名词,并

  • 《金人捧露盘·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赏析》

    词的上片,用“记神京”开篇,化实为虚,回忆当年故都“柳绿花红”的繁华景象和自己裘马清狂、“解衣沽酒”的浪漫生活。下片以“到如今”过渡,由虚入实,描绘汴京沦陷以后“满目飞蓬”的衰败现实和词人凄凉悲怆的心情。全词没有一句议论、抒情之语,但字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