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 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注释】
选自孟子·离娄上。
驱:驱赶。
獭:水獭。
丛:丛林。
爵:同“雀”。
鹯(zhān):鹞鹰一类猛禽。
【赏析】
孟子在谈到国家存亡与民众、民心关系时,强调民心的向背是兴亡的关键,而要获得民心,必须与民众息息相通、忧乐与共。他说: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意思是:水獭捕食鱼类,是把鱼类驱赶至深渊,鹯捕食鸟雀,是把鸟雀赶进树丛;夏桀和商纣王施行暴政,是把人民推向商汤、周武王。
孟子毕生宣传、倡导、推动实行仁政。仁政是百姓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百姓迫切需要的,因此,百姓是仁政的天然支持者。一个政治家高举仁政的大旗,就能够号召群众,争取百姓,壮大自己,战胜敌人。反之,为非作歹,推行暴政,倒行逆施,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就会把民众推向实行仁政的对手手中,为自己埋下失败的种子。
孟子认为,“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当年夏桀实行暴政,失去了百姓的拥戴,是在为商汤驱民,商汤于是凭借方圆五十里之地而推翻夏朝,拥有天下。殷纣王施行暴政,失去了百姓的支持,是在为周武王驱民,周武王于是凭借方圆百里之地推翻商朝,拥有天下。施行仁政的办法很简单:百姓想得到的,就替他们聚积;百姓憎恶的,就不要强加在他们头上。这样,老百姓归附仁德,源源不断,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孟子说,仁者无敌。如果天下君王施行仁政,那么暴虐贪婪的诸侯就会把老百姓赶到他那里去。到那时,即使他不想得到天下,也不可能了。所以,一个国家政治、军事兴衰成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愿意并真正实施仁政。
-
春宫怨——杜荀鹤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题面纯为宫怨而作。
-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作品赏析诗云“建子月”,是上元二年十一月在草堂作。荒村建子月①,独树老夫家②。雪里江船渡③,风
-
春江花月夜古诗词歌曲(谁有电视剧《多情江山》里的《春江花月夜》完整的歌曲,要整首词的,)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春江花月夜古诗词歌曲,内容包括中国名曲《春江花月夜》,谁有电视剧《多情江山》里的《春江花月夜》完整的歌曲,要整首词的,,求音乐:唱《春江花月夜》诗歌。春江花月夜原唱侯梦瑶,配音李晔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
-
严阵长江在我窗前流过长江在我窗前流过,翻腾着金黄色的浊波,啊,这热情澎湃的河流,横贯了我的祖国。每天黎明时分,她总以潮声把我频催。
-
小水低亭自可亲,大池高馆不关身。林园莫妒裴家好,憎故怜新岂是人?
-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祝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开眉笑相见,把手期何处。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同出复同归,从早直至暮。风雨忽消
-
道教经籍总集。是在历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们自己汇集和编纂起来的,故卷数与刊行年代不一。因现存《道藏》是在明英宗正统和神宗万历年间编篡续修而成,故又分别名为《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简称正、续道藏。
-
骢马五花毛,青云归处高。霜随驱夏暑,风逐振江涛。执简皆推直,勤王岂告劳。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
这是一首客旅恋内之作。作者刘侗字同人,麻城人,崇祯七年进士,除吴县知县,未就任即卒,可见是位羁旅多年的人。从这首词所抒之情看,也正是如此。
-
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