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白鹤赋
嗟皓丽之素鸟兮,含奇气之淑祥,薄幽林以屏处兮,荫重景之余光。狭单巢于弱条兮,惧冲风之难当。无沙棠之逸志兮,欣六翮之不伤。承邂逅之侥倖兮,得接翼于鸾皇。同毛衣之气类兮,信休息之同行。痛美会之中绝兮,遘严灾而逢殃。共太息而祗惧兮,抑吞声而不扬。伤本规之违迕,怅离群而独处。恒窜伏以穷栖,独哀鸣而戢羽。冀大纲之解结,得奋翅而远游。聆雅琴之清均,记六翮之末流。
此赋写于曹丕即位之后。当时曹植不断遭受迫害,赋中直抒悲苦抑郁之情。
开篇直接赞美白鹤的洁白美妙,气质不凡。皓丽,即雪白美好的样子。“含奇气之淑祥”,是“含淑祥之奇气”的倒装。淑祥,善良。作者是以白鹤为喻,象征自己品德的纯正。接着则描写了白鹤的处境:“薄幽林以屏处兮,荫重景之余光。狭单巢于弱条兮,惧冲风之难当。”薄,迫近。幽,深邃。白鹤到深邃的森林中隐居啊,遮蔽在树影浓重而有余光的地方。它在纤弱的枝条上。筑起了孤单的狭小的巢。时刻担心迅急的大风吹来难以抵挡。这里是以白鹤的处境象征自己的境遇。在曹丕统治下,曹植没有自由,因而他担心祸难时刻会降临。“无沙棠之逸志兮,欣六翮之不伤。”沙棠,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丘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亦实,其昧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洁水,食之使人不溺。”这里,作者表明鹤志不在体轻不沉,而只欣慰六翮不受到伤害。从中可见白鹤处境之艰险。
接下则写道:“承邂逅之侥倖兮,得接翼于鸾皇。同毛衣之气类兮,信休息之同行。”鸾皇,即鸾鸟和凤凰,这里喻曹丕。因曹植与曹丕为兄弟,故曰接翼。毛衣,鸟以羽毛为衣,故曰。承蒙偶然相遇的机会,能够和鸾鸟、凤凰同飞,与凤凰接翼,和凤凰气质类别相同,行止在一起。曹植和曹丕为同胞兄弟。在没有立太子前,他们关系尚好,在一起游宴赋诗,饮酒相悦。当曹丕被立为太子,特别是登帝位之后,情形与以前相比,则大不相同,因而曹植写道:“痛美会之中绝兮,遘严灾而逢殃。共太息而祇惧兮,抑吞声而不扬”。严灾,严酷的灾祸,“共”,即 “并”字之误。祇,恭敬。可悲的是这美好的相会中断了,遇到了严酷的灾祸。并叹息而恐惧,忍气而不敢出声。将白鹤遭灾难后恐惧的心理状态细腻地描绘了出来。并继而写道:“伤本规之违迕,怅离群而独处。恒窜伏以穷栖,独哀鸣而戢羽。”本规,指生活习性。戢羽,指收敛羽翼。由于遇到灾祸,自然不能像其他鸟那样正常生活,它为违反生活习性而伤心,为离群独处而惆怅。因而长期伏藏而栖息,独自哀鸣而收敛羽翼。这里以白鹤的离群独处、敛羽哀鸣,喻自己后期那种“囚徒”的生活。
曹植后期不断迁徙封地,并且多是贫瘠之地,甚至达到了“饥寒备尝”,“食裁糊口,形有裸露”的境地。因此,常常是“汲汲无欢”,每天则是“块然独处,左右唯仆隶,所对唯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求通亲亲表)他多么希望能够摆脱束缚,驰骋于天下!因而在赋的最后四句写道:“冀大纲之解结,得奋翅而远游。聆雅琴之清均,记六翮之末流。”冀,希望。大纲,指国家法制。解结,指解除网罗。盼望着解开网罗能够振翅飞翔而远游。聆听优美和谐的琴声,附在飞鸟行列之末。作者以鸟的渴望展翅高飞喻自己盼望自由。其满腹悲愤、抑郁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一篇歌咏白鹤的小赋。作者以白鹤自喻,赋中刻画白鹤美丽、善良,惧怕迅急的大风难以抵挡,只好收敛翅膀,忍气吞声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希冀自由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骨肉相残的现实。
此赋语言精美简洁。如 “嗟皓丽之素鸟兮”,这一句话就将白鹤洁白美丽的形象描绘了出来。“含奇气之淑祥”这句则写出了白鹤的特殊气质。其他如 “幽林”、“单巢”、“冲风”、“毛衣”、“清均”等词语都极形象、精美、简洁。此赋直抒胸臆,句句是咏物,句句又是抒情。行文间流露出作者凄楚悲怆的思想情感。
-
《菊花·念奴娇菊》咏菊花诗鉴赏 刘克庄老夫白
-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无恙,途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2〕。足下所治
-
白石清泉抛济口,碧幢红旆照河阳。村人都不知时事,犹自呼为处士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的全部古诗词,内容包括语文四年级上册所有古诗词,小学四年级语文书上册的古诗词,语文四年级上册所有古诗词。【小学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作者:【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白话文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与植物商陆有关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与植物有关的古诗词,与植物有关的诗句有,与植物有关的诗句。[梅花]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3.疏影横斜水清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出处】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意思】杨贵妃是一个绝世超凡的美人,如果不是在西王母所住的群玉山看见她,便是在瑶台的月光下,才能和她相逢呢。 这是唐玄宗和杨
-
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朱彝尊是清代浙西词派的倡导者,提倡醇雅清空,影响很大。有人问清末著名词人况周颐:清代词人以谁为最杰出?况周颐认为是朱彝尊。再问
-
杂言诗 作者: 傅玄 【原
-
风转云头敛,烟销水面开。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郡静官初罢,乡遥信未回。明朝是重九,谁劝菊花杯?
-
【注释】:王昭仪即王清惠,在南宋末入宫为昭仪。她才华过人,和汪元量惺惺相惜,关系甚密。汪元量以琴侍于宫廷,曾“为太室、王昭仪鼓琴奉后酒”。1276 年,二人同随三宫被俘至元大都 。主在途中曾作《 满江红》,传诵一时。汪元量在抵燕之后 ,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