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琰《出塞曲二首》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张琰出塞曲二首
腰间插雄剑,中夜龙虎吼。①
平明登前途,万里不回首。
男儿当野死,岂为印如斗。②
忠诚表壮节,灿烂千古后。
朝发山阳去,暮宿清水头。
上马左右射,捷下如猕猴。
先发服勇决,手提血髑髅。
兵家互胜负,凡百慎前筹。
【注释】 ①中夜:半夜。②印如斗:斗大的印章。喻高官厚禄。
【译文】 腰间插着一把宝剑,半夜发出龙虎般的怒吼。黎明时,登上征途,昂然向前,万里不回头。好男儿理应战死沙场,哪里是由于高官厚禄的引诱?为了表明自己的忠诚壮节,让它光耀于千古之后。
早晨进发朝阳镇,晚上住在清水头。跨上骏马左右击,下马敏捷似猕猴。勇敢果决先发制人,手里立刻就提着血髑髅。古来战争互有胜负,如欲取胜,凡事都要慎密筹谋。
【集评】 今·李济阻:“这两首采用乐府古题写成的军旅生活诗,上继汉魏以来征戍诗作的优良传统,活现出一位以身报国而不计较个人名利、勇猛顽强、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英雄形象,读来慷慨悲壮,大有盛唐边塞诗的气势。但是,诗中又有以身殉国的明确表示,有‘兵家互胜负’一类的议论,因而又具有南宋末年特殊的时代气息。”(宋诗鉴赏辞典第1335页)
【总案】 扬州当南北要冲,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为抵抗异族入侵,于此皆有壮烈之举。南宋名将李庭芝,明末史可法均在扬州殉国,至今有祀。本诗的作者,即为扬州人氏,且为李庭芝部下,殉于扬州守城之役,于此诗中可见其刚烈之气和报国之志。
-
五月入五洲,碧山对青楼。故人杨执戟,春赏楚江流。一见醉漂月,三杯歌棹讴。桂枝攀不尽,他日更相求。
-
丰乐亭记丰乐亭记 【原文】 修既治滁之明年[104],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105]立;下
-
点击进入: 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原文 李大钊的这篇短文,全文不满五百字,却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抒情散文诗,是革命进军的宣言书,鼓舞人生前进的进军号。文字虽短,却是作者革命人生观与整个人格的透露
-
《樱桃园》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作家契诃夫(1860—1904)的4幕抒情喜剧。女地主朗涅夫斯卡雅和她哥哥加耶夫的包括樱桃园在内的地产已经抵押,眼看就要拍卖。在这生命攸关的时刻,加耶夫兄妹家过去一个农
-
作者: 杨士奇 【原文】: 洪武乙亥(1),余客武昌。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原 文] 明有奇巧①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②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③因势象形④,各具情态。尝⑤贻⑤余核舟一,盖⑦大苏⑧泛⑨赤壁云⑩。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11),高可(12二)
-
宋词典故·富公公案 【出典】 见“青州公案”条。又,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二《名臣》:“庆历末,富文忠公镇青州,会河决商胡,北方大水,流民坌入京东。公劝所抚八州之民出粟以助赈给……。八州之间所活者
-
【名句】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语出宋代苏洵《心术》。忍一忍就可以戒除种种鲁莽行为,沉静一下就可以克制种种冲动。说明遇事要沉着冷静,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出处】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意思】天下有知心朋友,即使彼此 远隔天涯,也好像近若比邻。海内:四 海之内,指天下,全国。古人以为中国 四面有海环绕,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