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出处】唐·韩愈山石。 【意思】夜渐渐深了、我独自静卧,听那夏夜歌唱的百虫,渐渐停歇了它们的歌曲,一轮清月从山岭中出来,把它皎洁的光辉送入了窗扉。天将明时,我独自离去,此时还看不清道路,山路低低高高、高高低低,烟雾缭绕的山谷,一定踏遍了我的足迹。 【全诗】 山石 .[唐].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题解】 这首诗作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七月二十二日,所游为洛阳北惠林寺。韩愈散文句奇语重,大笔淋漓,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诗明丽浓墨爽朗幽默地抒发其嵚畸磊落的胸怀,与其散文风格相似。诗继承杜甫现实主义传统而有所开拓。 诗写与李景兴等人到惠林寺一次游览,回归大自然,游得如孩子一样投入。时韩33岁,在洛阳做郁郁不得志的幕僚,全诗硬笔高言大句,无一汲汲戚戚语,可见胸次拿云。 “山石”二字系取首句头二字为题,全诗所写虽非山石,但诗中主人公个性独特,诗的风格气氛遒劲雄美,倒也颇似荦确山石的坚劲。诗人的行径性格,具有山石嵚畸磊落的特点,说“山石”二字点题,非随意拈来,颇有道理。 诗虽依时间顺序记游踪,但材料剪裁精当,多能准确表现事物典型特征,因而形象生动突出,给人鲜明难忘印象。如以“山石荦确行径微”状途中地形,以“蝙蝠飞”状韩一行人于黄昏同时到寺,以“芭蕉叶大栀子肥”写寺院风光及众人游兴,以幽默和自我调侃的笔调写古寺佛画“以火来照所见稀”,以蓬勃峥嵘的雍容写斋饭“疏粝亦足饱我饥”,以“百虫绝”的古寺夜静烘托下弦“清月出岭”。翌晨独去,以“出入高下”的烟霏渲染乱山无路,以“山红涧碧”衬托高大的松栎,以“水声激激风生衣”加强“当流赤足” (赤脚涉涧)的快乐。字字句句语言符码准确,可称快人语快游快诗,无一腐语弱语伪语造作语。韩愈论文答李翊书云,“惟陈言之务去”,山石可说是务去陈言的诗,诵之刚健通脱,热爱生活之气扑面而来。 末四句将山寺夜游晨游上升为超脱尘海的无上幸福,可见其一世以苦为乐的奋斗精神。 【全诗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采用诗经传统的标题方式,取首句“山石”二字为题。从内容看,它并非是咏山石的咏物诗,而是一首纪游诗。诗篇循着往还山寺的游踪写来,描述了由黄昏至夜深再到黎明之后寺里山间的不同景色和独特感受,可以说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纪。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则颇有歧说,从诗中所写多为南国景物来看,当是韩愈贬官阳山或潮州所作。 诗的前八句写由山路进入山寺所见所为所感。起笔“山石荦确行径微”一句括尽了到寺之前的行程,而险峻的山石、仄狭的山间小路,令人想见到诗人攀登之不易。第二句以“蝙蝠飞”写到寺所见,表现出黄昏笼罩下古寺的岑寂。“升堂”两句写寺院之景,用“大”字、“肥”字分别形容雨后芭蕉叶和栀子花的滋润与新鲜,姿态喜人,富有特征;“僧舍”两句写寺壁之景,用“好”字“稀”字先后描状寺僧对壁画的夸耀和诗人的难以辩识,不仅写出夜色的黑浓、转深,也隐隐透露出遗憾的情绪。接下来写僧人的铺床置饭和诗人的饱餐“疏粝”,也不是寻常之笔,借此表现出正是山僧的殷勤与情谊,令诗人特别开怀;从构思上说,此二句又与结末“人生”数句隐相照应。 九、十两句写夜宿情景。百虫绝响,万籁俱寂;明月出岭,清光入户,更增添了环境的幽静。诗人仅用十四个字就把静卧中的感受充分传达出来,使读者体味到古刹夜半的一种空灵境界;而诗人倾耳举目的神态也仿佛如见。 “天明”六句写天明之后离寺游山。随着诗人的脚步和时光的推移,山景便在次第更新:拂晓烟雾迷蒙,诗人披草寻路,行高就低,摸索前进,自有一番情趣;待到朝日东升,“烟霏”尽消,野山展现新姿,但见山花火红,涧水碧绿,红绿掩映间,粗大的苍松古栎随处可见,令人目不暇给。当诗人赤足踏在涧石之上,听水声淙淙,任清风拂衣,何等的自由自在!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山行图!人置身于大自然如此美妙的境界中,怎能不宠辱皆忘,作遗世之想!这就很自然地引出结尾的四句,以抒发人生感慨来总结全诗。“人生如此”总挽以上所写的深山古寺之游,山中的自然美、人情美,与诗人局促人下的黑暗官场污浊世俗形成强烈对比,使之乐而忘返,不由得呼吁同游者:“嗟哉同游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这两句虽说是直抒胸臆,而诗人面对自然、人生,一吐内心抑郁之气的情态,宛然可见。 这首诗汲取了山水游记的特点,以素描式的散文化笔法和结构形式纪游写景,几乎是一笔一个境界地逐层写来,有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猜你喜欢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在江畔,有人初次见到了月亮;而月亮又何时开始照耀人间呢?人生不断更迭,代代传承,但江月年复一年只是相似而已。

  • 苏轼《登望谼亭》全诗鉴赏

    河涨西来失旧谼,孤城浑在水光中。忽然归壑无寻处,千里禾麻一半空。

  •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叔孙通定朝仪》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叔孙通定朝仪》是一部古代文献,是叔孙通为了规范朝廷礼仪所著。全文包括了详细的朝廷仪式,注释和翻译,提供了对这一文献的深入理解。该文献内容严谨,语句通顺,对朝廷仪式进行了系统化规范,为后世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赏析该文献,能够了解到古代朝廷的庄重和严肃,以及对礼仪的重视。

  • 《长亭怨/长亭怨慢 重过中庵故园赏析》

    【注释】:这是一首专写感怀旧游的词。王沂孙一改填词用典多惯例,这首词用典极少,文辞稍显简淡的情感曲折跌宕,用语波峭起折,也堪称一首佳作。“泛孤艇、东皋过遍。”写重访中庵故园 。扣准本题。“孤艇”,词人孤身一人重游,流落出访故地的落寞。“东皋

  •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释义】 民间谚语。该句其意是: 不求金子玉器多而贵,只愿儿子、孙辈都贤慧。读音: “重重”应读平声,这样才琅琅上口。而读平声,就应发chong音。重重在这里是 “多” 的意思。那么,“重重贵” 的意

  • 欧阳修《送友人南下》全诗鉴赏

    河桥别柳减春条,隔浦挐音听已遥。千里羹蓴夸敌酪,满池滮稻欲鸣蜩。东风楚岸神灵雨,残月吴波上下潮。如吊湘累搴香若,秋江斜日驻兰桡。

  • 苏轼《渔家傲》全诗鉴赏

    临水纵横回晚鞚。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 朱永波·94岁老太的5秒爱情广告

    朱永波·94岁老太的5秒爱情广告朱永波2015年8月,一则电视广告在美国田纳西州迅速走红。这则广告时长仅为5秒,只有3个英文单词。很多观众看

  • 《调色板》鉴赏

    作者: 韩宗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