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文观止·秦瀛·赠邵秀才序》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秦瀛·赠邵秀才序》鉴赏

古文观止·秦瀛·赠邵秀才序

余监司浙西【1】,于诸生【2】中得一人焉,曰邵子怀粹。余初未识邵子,因其邻潘侍御【3】德园以识邵子。侍御又为余言, 邵子故与长洲彭进士尺木【4】善。侍御贤也,进士又贤也,以侍御与进士之贤,而知邵子贤。因侍御以识邵子,而知邵子果贤也。邵子少孤露【5】,能敬事其兄。足不出里闬【6】,而行修于家。为善若不及,言动一范于礼。所为诗古文词,欲追蹑【7】古作者,而不屑苟同于世俗,盖邵子之贤如是。顾余既识邵子,每乐昵【8】就邵子,邵子乃落落然【9】,非招之来不肯至。夫邵子非有干【10】于余者也,余亦非有私【11】于邵子者也,而邵子以道自闲,卒守而不变。余是以益贤邵子。邵子困【12】诸生中,年四十无所试,然于吏治之得失,民生之休戚,皆能言之。邵子虽无干于金,而余不能无求于邵子也。诗曰:“孑孑【13】干旄【14】,在浚【15】之郊。”又曰:“彼姝【16】者子,何以告【17】之?”余之贤固远愧卫大夫,而邵子何以告我也。【注释】【1】监司浙西:任浙江臬司。【2】诸生:清代称生员为诸生。【3】侍御:清时御史之通称。【4】彭进士尺木:彭绍升,字允初,号尺木,江苏长洲人。【5】 孤露: 无父母。【6】 闬(han): 里巷的门, 墙垣。【7】 追蹑(nie): 追随。【8】 昵(ni): 亲近。【9】 落落然: 形容举止潇洒自然。【10】 干(gan): 求。【11】 私: 因私事而请求。【12】 困: 陷于艰难困苦之中。【13】 孑孑(jie jie): 特殊的样子。【14】 干旄(mao): 古代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子。【15】 浚(jun): 汉浚仪县, 故城在今河南开封西北。【16】 姝(shu): 美好的样子。【17】 告(gu): 忠言; 一说告同予, 即给予的意思。【赏析】爱惜贤者, 敬重贤者, 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优良美德。读罢秦瀛的赠邵秀才序, 我们深深地感到这是一篇爱贤、敬贤、求贤的佳作。所谓贤者, 一指其道德, 一指其才能, 有德有才之人。确实是难得的贤才。邵秀才怀粹就可以算是这样一个贤者, 所以秦瀛才有一篇赠序馈赠给他。赠邵秀才序从立意上看, 突出了一个“贤”,以贤贯串全文, 又围绕贤展开叙述和抒情。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 邵怀粹是他任浙西臬司时认识的一个生员。说起认识, 颇为曲折, 邵秀才是侍御潘德园的邻人; 又据潘德园说, 邵秀才与长洲彭进士尺木很有交情。而后作者推论道:“侍御贤也, 进士又贤也, 又侍御与进士之贤, 而知邵子贤。”待到认识, 接触了邵秀才, 证明自己的推论没有错误,“邵子果贤也。”从这段颇具推理的论述中, 可知作者有广交贤才的气度和识别贤才的慧眼, 也就在这一连串的“贤”字的推论中, 读者已深信“邵子果贤也”。邵怀粹何以成为贤者, 他作为贤者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仅凭推论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 作者又从邵怀粹的身世, 自己与他交往中的具体事例加以证实, 文章也因此加深且扩展了。就身世而言, 邵怀粹从小而孤, 但他能敬重他的兄长, 受到良好的道德礼仪的熏陶、教育。把高尚的道德, 作为自己的规范; 把古代的贤者,作为自己追踵的楷模。因此, 才有高尚的情操, 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才不苟同世俗的偏见与狭隘。由此而论, 作者从接受的教育、追摹的目标两方面来说明邵怀粹之所以贤的原因。就自己与邵怀粹的交往而言,作者以“落落然”一词对他大加赞誉。道德高尚的贤者,绝不屈就于他人的招致,也不对他人有非分的要求,虽然作者没有因私事而有求于邵怀粹,但邵怀粹也绝不有求于作者。终身守道而不变其志,秉公持正,真可称为君子、贤者了。然而,遗憾的是像邵怀粹这样贤德之才,却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虽已年届四十,却仍陷于艰难困苦、仕途多舛的境况中。是他无先德,还是无才?都不是,是社会不容他。“邵子困诸生中,年四十无所试”,作者同情邵怀粹,深为他不被擢用而痛惜。透过平淡的叙述,可以看到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埋没人才、扼杀贤才的吏治的控诉。弦外之音的力量大于字面的含义可谓多矣。赠邵秀才序是一篇赠序性散文,以记叙邵怀粹的生平、事迹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在叙述中波澜迭起。先是肯定“邵子果贤也”;接着,以“盖邵子之贤如是”肯定自己判断的无误,并赞誉邵怀粹的贤才之为;“余是以益贤邵子”,对于这样的贤才,作者简直到了倾慕的地步,也把自己求贤若渴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于是,作者明确地宣称:“邵子虽无干于余,而余不能无求于邵子也。”也就是说,作者真心实意地求教于邵子,渴望在吏治,在道德,在安民等诸方面能得到邵怀粹的指教,能发挥他的才华,使自己在治国安民上有所作为,创造治国安民的业绩。因此,如果说赠邵秀才序是一篇求贤佳作,实不为过。“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的箴言,秦瀛力求在他的吏治中得以宏扬。爱贤、敬贤、求贤的情感推向高潮,便凝聚为全文的最后一段。诗经·干旄,历来被认为是“礼贤者之诗”,也就是用以招聘贤德的人的意思。该诗的第三章是:“孑孑干旄,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作者引用这一章的首尾两句,表示自己要高举装饰华丽的旌旗,到浚邑去求访贤者,对那美好的贤才, 自己将奉送什么给他呢?贤者是谁?就是邵秀才怀粹。作者深愧自己的贤德远不如善于求贤的卫国大夫,因此能否得到邵怀粹的忠告,能否得到邵怀粹的佐肋,尚属未卜,但其心之诚,其举之诚,定会感动邵怀粹。在政通人和的时代,贤者将辈出,国家将在贤者的治理下,举国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发达。文章以赞颂贤者为始,以拜求贤者为结,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爱贤、敬贤、求贤的佳作。

猜你喜欢
  • 刘兼《再看光福寺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再看光福寺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刘兼去

  • 白朴《天净沙·秋》注释与翻译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 黄昏宁静的小村里, 夕阳下炊烟袅袅, 落日余晖把老树的影子拉得好远好长, 枝丫上安然栖息着归巢的乌

  • 普天乐·平沙落雁·鲜于必仁

    普天乐·平沙落雁 鲜于必仁 稻梁收。菰蒲秀。 山光凝暮。江影涵秋。 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 雁阵惊寒埋云岫。下长空飞满沧洲。 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

  • 贾平凹《静虚村记》

    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 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 村子南九里是城北门楼,西五里是火车西站,东七里是火车东

  • 《苦辛吟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九十九。下面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助理、古籍室主任林东海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表现下层人民的饥寒,后四句表现上层社会的糜费;两相对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全诗用的是对比手法,不仅前半

  • 白居易《能无愧》全诗赏析

    十两新绵褐,披行暖似春。一团香絮枕,倚坐稳于人。婢仆遣他尝药草,儿孙与我拂衣巾。回看左右能无愧,养活枯残废退身。

  • 岑参《虢州西山亭子送范端公(得浓字)》全诗赏析

    百尺红亭对万峰,平明相送到斋钟。骢马劝君皆卸却,使君家酝旧来浓。

  • 郑志道《刘阮洞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郑志道《刘阮洞记》 郑志道 刘阮洞,其传久矣。余窃邑于此,访于故老,往往不知其所在。比按图得之,以询护国寺僧介丰,乃曰:“洞居寺之东北二里斜行山谷,隐于榛莽间,人迹罕至。景祐中,先师明照大师常采药,见

  • 立秋的唯美文案(精选510句)

    南飞的大雁传来了秋的讯息,渐渐微凉的天气凝结着秋风的来意,漫天飞舞的树叶是秋天特有的礼仪,我在这个充满思念的季节送出问候,祝立秋快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立秋的唯美文案(精选510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全诗赏析

    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