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北岳庙》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贾岛北岳庙
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游恒山北岳庙时写下的记游诗。贾岛作诗以字斟句酌,推敲苦吟见长,是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类。
此诗开首很平淡,这是诗人欲扬先抑的技法。先介绍恒岳居五岳之北,语甚恬淡。下来便一句紧似一句,气势也步步紧逼,诗味愈来愈醇。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北岳恒山绵亘千里,其间重岩叠嶂,峰峦万重。这山间奇景浩大渺茫,诡怪奇异实不可测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面对群峰的重遮,又有谁能道尽这北岳的真谛呢?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这两句诗是倒置的因果关系句,倒置是出于押韵的需要。诗人并没有说明“祠宇白日黑”的原因,这只有靠读者自出心裁去玄度。反正北岳神的祠庙中幽深黑暗,或为林木掩映,或为群岩遮挡,或为山间气候多变,彤云密布,遮却光线等等。面对一个黑洞洞的祠庙,庙中神像狰狞可怖,自然是“人来不敢入”了。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罪恶统治,以迷信鬼神来愚弄人民,使广大百姓都有一种畏惧心理,诗人在这里巧妙地捕捉到这一习见的现象,跃然笔端,给人以幽默、轻松之感。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山间气候,说变就变。诗人把雨水喻作甘霖,以为降雨是天地做的功德。有人把“霖雨”释为“大雨”,这恐怕与下文不能很好契合,也忽略了北岳神为民普降甘霖的传说。山神之祠庙,无非掌握风雨,保佑百姓生活——这是迷信的传统说法。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末了诗人发出慨叹,神呵,你在哪里?你要保护我们的国家永远康宁呵! 诗人由淡淡的笔调,突然转向热烈,感谢北岳神普降甘霖,拯民于倒悬,使国家永远国祚长久。这里表现出了作者的一些爱国主义思想,只是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他只能将国运兴旺寄托以神灵,而看不到人民大众的伟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了解到诗人贾岛虽然在纵情游乐之际,仍然不忘记忧国忧民,他的这种忧患意识,便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所独具的一种崇高精神。
贾岛是中唐奇险派诗人,他们的诗,“幽奇寒僻,瘦硬清诡”,从上面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品味出这个流派的诗风。
-
作品:《孟子》 简介《孟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
-
【原题】: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矣
-
当去年夏天,李嘉祐还在哀叹自己命运多蹇,考虑要不要辞官而去的时候,一场突然而来的战事打破了平淡的生活,刘展军队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过江阴大地,李嘉祐没有经历安史之乱,面对战争他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判断,开始的时候甚至都分不清谁
-
坎坎击鼓,渔山之下。吹洞箫,望极浦。女巫进,纷屡舞。陈瑶席,湛清酤。风凄凄,又夜雨。不知神之来兮不来,使我心兮苦复苦。
-
此语原为“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意思是希望身居尊位的君子的心思能像地位卑下的臣子吃饱肚腹一样知足,也就是说在知足这一点上,君子尚不及小人。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春秋时期,魏舒掌握了晋国大
-
香山石楼倚天开,翠屏壁立波环回。黄菊繁时好客到,碧云合处佳人来。[谓遣英、蒨二妓与舒君同游。]酡颜一笑夭桃绽,清吟数声寒玉哀。轩骑逶迟棹容与,留连三日不能回。白头老尹府中坐,早衙才退暮衙催。庭前阶上何
-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读李商隐的无题诗,似乎感到诗人永远生活在爱情之中,不管是两情欢恰
-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而今白庭
-
亚林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交警制服。 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个夜晚,父亲三爹又讲起了当年给他筹措学费的事。 高考成绩一发榜,认识三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出处】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大意】三秦大地拱卫着长安城,遥望五津,风烟迷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