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这是一首讽刺世态炎凉的古歌行。 杜甫于天宝年间困守京华,饱谙世态炎凉、人情反复的滋味,感于义愤而写下此诗。 诗题为贫交,恰如一首古歌所说: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 全诗旨在赞美贫贱之交的真诚。 首句给人一种势利之交 “诚可畏也” 的感觉。得意时便如云之趋合,失意时便如雨之纷散,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变化迅速无常。后人评说杜甫只此一语,便道尽千古世态。翻云覆雨的成语出处就在这里。所以这一句不仅凝练生动,统摄全诗,而且在语言上极富创造性。 既然世风浅薄如此,为何还有许多人在纷纷侈谈交友之道?说穿了不过是“贿交”、“势交” 而已。故次句斥之为“纷纷轻薄”,谓之“何须数”,对其轻蔑之极,愤慨之极。寥寥数字,强有力地表现出作者对假、恶、丑的东西极端憎恶的态度。 眼前这黑暗冷酷的现实不免使人绝望,于是诗人在第三句中举出了一桩古人永恒的交谊。史记 载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同游,鲍知管贤而贫,善待之,受管欺负也不计较。后来鲍事齐公子小白 (即后来的齐桓公),又力荐之。管遂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他感叹说: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鲍待管这种贫富不移的交谊,岂不感人肺腑。诗人将古人的交友之道与现实对比,在第四句中既歌颂了古人交谊的理想光辉,又鞭笞了今人将其弃如粪土的轻薄行为。古人以交情为重,重如磐石; 形相之下,这种 “贫交” 的美德被今人像粪土一样彻底地抛弃了。“弃如土” 三字极为形象并略带有夸张的意味,尤其将 “今人” 一以概之,未免过情; 但惟其过情,才把世上 “真交绝少,势利无数” 这层意思表达得更加充分。 作为歌行类的诗篇只有四句者,在杜甫及其以前都是极少见到的,其诗意却是 “语短恨长”。其所以能达到 “语短恨长” 的效果,是由于诗人发唱惊挺,造形生动。通过正反对比手法和过情夸张语气的运用,造成了一种 “慨愤不可止” 的情韵,吐露出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
-
主人头白官仍冷,去后怜君是底人?视谒会稽元相去,不妨相见却殷勤。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麦丘封人之祝(谏上·十三)》原文鉴赏
-
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江城带素月,况乃清夜起。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宫徵。勿云听者疲,愚智心尽死。古来杰出士,岂待一知己。吾闻昔秦青,倾侧天下耳。 作品赏
-
《杜鹃花·杜鹃花词》咏杜鹃花诗鉴赏 施肩吾杜
-
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破瓢为轮土为釜,争买不翅金与纨。忆昔与子皆童AA3,年年废书走市观。市人
-
明·徐渭2发白齿摇矣,犹把一寸毛锥3,走数千里道,营营一冷坑上4,此与老牯踉跄以耕5,
-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奇迹。野豌豆花突然铺成在我的视野里,是我顶着炎炎烈日,独自在这条峡谷走了三四个小时后,突然跃入我眼帘的。这自然构成
-
作者: 王立群
-
有一双眼睛从理工楼的第四层,由打北边数第三面,挂着红绒布窗帘的大玻璃窗子里面朝外窥看的时候,正是公元1982年的末日。末日俩字,当时的
-
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作品赏析①胭脂面;涂胭脂的面孔。②泪痕:胭脂面上的泪痕,更显出悲悲戚戚。七言绝句《后宫词》当写于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白居易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