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对仗有什么形式和要求?
传统认为,绝句在形式上可以看做律诗的一部分,故绝句又叫 做截句。以二联对仗与否作为评价标准,形式上可以分为“首尾截 式”、“中间截式”、“前截式”和“后截式”四种。
(1)首尾截式。首尾截式是绝句中最常见的形式,即将绝句看 做由律诗的首联与尾联组合而成。我们知道,律诗一般只有中二联 在格律上有对仗要求,故首尾截式是不对仗的,这样的例子很多, 毋庸赘述。
(2)中间截式。中间截式是把绝句看做由律诗的中二联构成, 故而由两组对仗句式组成,例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显而易见,这首诗是由两组对仗句构成,因对仗本身有平仄 相对的声律要求,起句必然仄收,故而首句并未入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前截式。前截式的绝句,在形式上可以看做由律诗的首联 与颔联构成,故而前截式绝句,起承句不对仗,只有转合句对仗,我 们来举五言七言例子各一。
七言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以上两首可以看出,前截式绝句,后两句是对仗的。
(4)后截式。后截式的绝句,在形式上可以看做由律诗的颈联 与尾联构成,故而后截式绝句与前截式恰好相反,起承句对仗,转 合句不对仗。我们也举五言七言例子各一。
五言如李清照的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七言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以上所举各例,都是众所周知的古人名篇,我们几乎耳熟能 详。由此可见,绝句中运用对仗是非常常见的艺术手法,实际上在 全唐诗以及两宋等代作品中,运用对仗手法的绝句几乎俯拾皆是。 虽然其并非严格的格律要求,但已被前人广泛应用,我们在创作实 践中也大可见贤思齐,运用对仗手法,使自己的作品锦上添花,以 期达到更臻完善的艺术效果。
-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出处】唐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意思】天涯,天边。句意: 欲祭祀你,疑心你还活在世上,此时唯有向天涯恸哭而已。表现了对战死者的深切悼念。 【鉴赏】晚风撩
-
花间词人中,欧阳炯和李珣都有若干首吟咏南方风物的《南乡子》词,在题材、风格方面都给以描写艳情为主的花间词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头两句写初入南中所见。桄榔树身很高大,所以作者一眼就能看到。蓼花虽非南国特有
-
一片丹山翠万重 ② ,寒流曲曲倒芙蓉 ③ 。 曾孙宴罢空留幔 ④ ,玉女妆成幻作峰 ⑤ 。 云里水帘天畔雪 ⑥ ,月中铁笛院前钟 ⑦ 。 紫芝瑶草凭谁采 ⑧ ? 笑驾青鸾问赤松 ⑨ 。 ①这首诗抓住武
-
国风·鄘风 鄘[yong1]:后来并入卫国,故城在今河南省汲县东北。 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
-
国学名句“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出处和解释
【名句】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语出清代顾嗣协《杂兴》诗。骏马能够越过艰险之地,但耕种田地却不如黄牛;坚车能够运载重物,但渡江过河就不如舟船了。比喻人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关
-
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台而写忧。迟美人兮不见,恐青岁之遂遒。从毕公以酣饮,寄林塘而一留。采芳荪于北渚,忆桂树于南州。何云木之美丽,而池馆之崇幽。星台秀士,月旦诸子。嘉青鸟之辰,迎火龙
-
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主第簪缨满。皇州景望华。玉池初吐溜。珠树始开花。欢娱方未极。林阁散余霞。
-
或许是因为鲁迅先生讲过,贾府也有焦大不爱林妹妹的(鲁迅先生或许是讲阶级的问题),于是,人们便都说焦大不爱林妹妹。焦大为什么不爱林妹
-
清晨临江望,水禽正喧繁。凫雁与鸥鹭,游扬戏朝暾。适有鬻鸡者,挈之来远村。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喔喔十四雏,罩缚同一樊。足伤金距缩,头抢花冠翻。经宿废饮啄,日高诣屠门。迟回未死间,饥渴欲相吞。常慕古人
-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虎气必腾踔,龙身宁久藏。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 作品赏析鹤注依梁氏编在乾元二年,以诗有风尘未息句,时史思明犹在也。致此自僻远①,又非珠玉装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