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鸡》原文、注释和解析
唐·罗隐2
狙氏子不得父术3,而得鸡之性焉。其畜养者,冠距不举4,毛羽不彰5,兀然若无饮啄意6。洎见敌7,则他鸡之雄也;伺晨,则他鸡之先也,故谓之天鸡。
狙氏死8,传其术于子焉,尽反先人之道,非毛羽彩错、嘴距銛利者不与其栖9,无复向时伺晨之信、见敌之勇;峨冠高步,饮啄而已。
吁! 道之坏矣10,有是夫!
1 本文是谗书中的一篇。2 罗隐(833-909):字昭谏,晚唐文学家。有罗昭谏集、谗书等。3狙(ju)氏:养猴人。狙:猿。术:技艺,指养猴的本领。4冠距:鸡冠、鸡爪。5彰:文彩。6兀(wu)然:浑然无知的样子。7洎(ji):及至、等到。8狙氏:此指养猴人之子。9彩错:文彩交错。距:爪。铦(xian)利:锋利。与(yu):参与。栖:栖息处,即鸡舍。10道:世道、世风。
【析点】 狙氏之子不养猴而养起鸡来了,岂不奇哉?所奇还不在改变了“父术”,更在于他能“得鸡之性”,其鸡貌虽不扬,但斗鸡称雄、报晓为先,足矣! 由此想及列子中“九方皋相马”的故事,他为秦穆公找到了一匹千里马,但问及马的外表,他却将黑色公马说成是黄色母马——他根本没去管那马的外表。
我国自古以来提倡选用人才重实际本领不轻信外表,“九方皋相马”以良马喻贤才,从正面阐明这个道理。说天鸡以天鸡喻有用之人,也是从正面阐明这个道理,乍看似与“九方皋相马”有雷同之嫌。不过读者且慢下此结论,请再往下看:传至狙氏子之子又反其父道而行之了,他喂的鸡“毛羽彩错,嘴距铦利”,俨然一副“英雄”之相,但其实呢? “峨冠高步”空有一副架势,只会“饮啄”,水囊饭袋而已! 这就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徒有其表之毫无意义。一正一反,包含着作者对当时社会选用人才标准的不满和指责。人不可只追求外表,“金玉其外”终难掩“败絮其中”;用人者更不可凭表象以“貌”取人。题目是“说天鸡”,目的却不在写鸡,但文中前后两鸡形象十分生动,形、神、态毕现,其表与其实又恰成反比,这一番描述并非闲笔,本文思想的深刻性,寓意的讽谏性,正在这一番精心的描绘中显现出来。
-
谁家无风月,此地有琴尊。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华烛罢然蜡,清弦方奏鹍。沈生隐侯胤,朱子买臣孙。好我意不浅,登兹共话言。 作品赏析①樽:一作“□[缶尊]”。②秋杪:秋末。夜
-
罗懋登 修斋候驾 (旦上) 〔引〕生在繁华地,甘效乐道人。日夜奔波受苦辛,争奈我父苦生嗔。昨日砍柴多辛苦,今朝劳碌去采芹。 父王严命来赴会吃斋,不免前去采芹。 〔甘州歌〕只为姻缘不就,到如今甘心自守。
-
初月微明漏白烟,碧松梢外挂青天。西风静起传深业,应送愁吟入夜蝉。 作品赏析深业:一作深夜。夜蝉:一作夜禅。
-
电话那头的表弟语无伦次,急促颤抖,好像话都压抑在胸腔里,此时慌不择路,全都要夺路而逃。好久我才明白,他的钱包不见了。他从老家来,十
-
又译高蹈派、巴那斯派。该派系法国一个追求造型美的准现代派诗歌流派,是在1866年法国诗歌丛刊《当代帕尔纳斯》第一集出版后形成的。 帕尔
-
《仲韶往苕上,别时风雨凄人,天将瞑矣.自归,寄绝句五首,依韵次答当时临岐之泪耳.(选二)
仲韶往苕上,别时风雨凄人,天将瞑矣。自归,寄绝句五首,依韵次答当时临岐之泪耳。(选二) 作者:
-
《蝴蝶梦》全名《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主要写包待制“杨善” 的故事。这里的“善”指贤妇和孝子。戏剧的这个主题是通过包拯的一个梦幻告诉观众的。有一天,包待制升厅,坐起早衙,命张千把一个酸枣县解到的偷马贼上
-
百千灯作一灯光,尽是恒沙妙法王。是故东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禅床。
-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 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 昏,不逮人也 ①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 成,而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作品赏析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