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名胜诗之《周公庙》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宋)苏轼
吾今那复梦周公①,尚喜秋来过故宫②。
翠凤旧依山硉兀③,清泉长与世穷通。
至今游客伤离黍④,故国诸生咏雨濛⑤。
牛酒不来乌鸟散, 白杨无数暮号风。
【题解】
周公庙在岐山县城北7.5公里。其地三面环山,北有凤凰山,东为凤凰堆,相传即诗经“凤凰鸣矣,在彼高冈”之地。周公即周公旦,西周政治家,姬姓,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岐山北),故名。庙建于唐代,由山门、庑廊、戏台、献殿、寝殿等组成。内有唐宋以来的碑刻十通。庙周有楸、柏、槐、杨等高大树木,相传为汉、唐所植。此诗写于治平元年(1064),通过庙堂秋景的描绘,抒发了对周公的敬慕之情。诗前原有小序:“庙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庙后百许步,有泉依山,涌冽异常,国史所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
【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生平见前江苏送郑户曹诗。
【注释】
①孔子曾言: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②故宫:指周公庙。③硉(lu)兀:高峻貌。④离黍:诗经·王风中有黍离篇,诗序云:“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⑤雨濛:诗经·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据说东山诗咏周公东征之事。
-
林静蚊未生,池静蛙未鸣。景长天气好,竟日和且清。春禽余哢在,夏木新阴成。兀尔水边坐,翛然桥上行。自问一何适,身闲官不轻。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食饱惭伯夷,酒足愧渊明。[陶潜诗云:饮酒常不足。]寿倍颜
-
如果可以,谁不想一直做个小孩儿。大学这几年,不情愿的被时间往前推着走,慢热的我用了很久才开始适应大学的节奏,一个人穿梭在食堂图书馆
-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作品赏析此亦在汉州作。房相西池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①。(《杜臆》:池中养鹅,而题云得鹅,
-
蹑石欹危过急涧,攀崖迢递弄悬泉。犹将虎竹为身累,欲付归人绝世缘。
-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秏。》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作者: 〔英国〕乔叟 【原文】: 我是世上最可怜的人
-
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揭示了国民性的问题。注释和赏析揭示了民族性格的固守,以及面对外国人的傲慢态度,认为这是导致国家不断落后的根源。这篇文章语句通顺,符合原义,足以领略到鲁迅对当时社会状态的深刻观察和反思。
-
《题奉晚》是北宋文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夜晚的景色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思考。全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幽美,通过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和对比,充分展示了周敦颐的才思和诗才。全诗豪情顿挫,煽动人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这首诗激发读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意味深长的佳作。
-
此词借景抒怀,清雅别致,独具风格。古人作诗填词,多重锻字炼句。有时一字见新,全篇为之生色。此首“榴叶拥花”的“拥”字,也甚为人称道,以为表现出榴花的真面貌。其与杜甫《返照》诗的“归云拥树失山村”,方岳《梦弄梅》诗的“黄叶拥篱埋药草”,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