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英国〕乔叟《怨歌——作予温莎》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英国〕乔叟《怨歌——作予温莎》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英国〕乔叟

【原文】:

我是世上最可怜的人,对自己的惨景确已束手无策,此刻我开始向她作最后呼吁,惟有她控制着我的生命,可是她对一个真心人竟毫无怜悯,我虽忠诚相待,她仍不惜置我于死地。

难道我一切言行就没有一点能邀得你的欢心吗?啊,完了!我的苦命呀!见我悲叹你反欢笑,因而把我的幸福剥夺殆尽。我好比被抛在一座无情的海岛上,再也无从逃生;甜心呀,为的是我爱你最真切,可是我竟受到了这样的待遇!

的确,我推断出一条真理:如果你的美色与仁德是可以估价的话,由你叫我如何愁苦,我也甘心情愿;原来我是世途上最渺小的一个行客,竟而妄自尊大,敢于高攀绝顶,何怪乎要遭你冷眼相遇?

啊,我的生命已到达了尽头;我知道死亡就是我的终结。我惟有悲唱一支令人生厌的歌曲:

在苦难中我度过这一生。

我虽苦恼已极,但你当初的恩遇和我的深情促使我不顾一切,爱你如命。

如是,绝望伴随着我,我在爱中求生——岂能求生,我在绝望中只有死亡!你既叫我无辜受难,以至于死,难道我就此放过不问?是呀,诚然如此!我虽因她而不免一死,但我为她颠倒,却是我自作自受;是我自愿听她使唤,岂能归罪于她。

那末,我的烦恼既由自己造成,且自己甘心承受,她并未加以可否,我该可一言道破:即使我不幸而死,却无损于她的德性,我是一条可怜虫,一怨她天生丽质,二怨我看中了她。

如此看来,我苦恼而死,仍是起因于她;此刻只消她愿意讲出一句好话,我便得救。难道她竟眼见我愁痛而自鸣得意吗?啊,人们供她使唤乃至丧命,想必她已司空见惯,且引以为乐了!

可是,有一点很难理解:她既是我心目中的绝代佳人,是自然界所塑造的空前绝后的完善成品,却为何她竟然把慈悲弃若粪土呢?这显然是自然界中的莫大缺陷。

然而,天呀,这一切又不是我意中人的差错,我惟有痛责造物主与自然之神。她虽对我缺乏怜悯,我仍不应藐视她心中所好,因为她对人人都是一样;见人们嗟叹,她便晒笑,这原是她的一时高兴;而对她的一切好恶,我只有唯命是从,毫无异议。

虽则如此,我仍将鼓起勇气,埋下一颗愁苦的心,向你恳求,望你施展大恩,倾听我冒昧呈辞,俾得表达我的沉痛,至少求你一读我这首诉歌,我一面胆战心惊,惟恐于不知不觉中一言不慎,而反使你心生厌恶。

愿上帝救我的灵魂!天下恨事莫过于因我言语不慎而惹动了你的怒火;其实,直等我身死埋进黄土,你也难遇见一个更为真情的侍者;我只顾向你诉怨,还望你宽恕我,啊,我心头的爱人儿!

不论我前途是生是死,我从来就是,永远也是,你的躬顺真实的侍者;你是我生命之源,也是我生命的终局,是光辉的维娜丝的太阳;自有上帝和我的真心为证,我惟一的意愿是永远爱你如初恋时一般;是生是死我将永无怨言。

这首诉歌,这首伤心曲,作于百鸟择配的圣发楞泰因的节日,现在我献给她,我的一切已归她所有,永远由她支配;虽则她还未垂怜于我,我仍将为她效劳到底,我最爱她一人,即使她置我于死地。

(方重 译)

【作者简介】:

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3——1400) 英国诗人、翻译家。著有百鸟会议、特罗伊拉斯和克莱西德等诗作,多采用“君王诗体”创作。他的代表作是坎特伯雷故事集,是采用十音节双韵诗体创作的。乔叟开创了英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鉴赏】:

一份忧愁无望的深情,一番哀怨动人的倾诉——怨歌不只是唱给心目中那美丽绝伦却又冷傲清高的绝代佳人,也是唱给命运之神的歌。

全部采用抒情语言直抒胸臆,是本文的最大特点。爱极生怨,怨中饱含着深爱,绝望中带着希望,虔诚中又有深深的愁苦……万千情感汩汩而流,倾泻出带着血泪的真挚的心意。

作者又刻意不明讲“她”究竟是谁——是一个实在的美丽佳人还是一种神秘的象征与隐喻?都得依靠读者自己的理解。这种故意制造出来的模糊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手法,可以大大加深作品的内涵。表面看来,这是一个痴心人对他冷漠美丽意中人的热切而又无望的倾诉:因为爱之深而无法从爱情不被接受的苦难中逃生,在绝望中只有死亡;虽然她对他冷酷无情但他毫无怨言,仍将她视为美和德性的化身,他永远爱她“如初恋时一般”,并永无怨言。“怨歌”其实不是怨,而是心底最深沉的爱。然而这又不简单地只是对情人的爱。“她”控制着“我”的生命,给“我”“最初的恩遇”,她的天生丽质与德性是“自然界空前绝后的完善成品”,“她对人人都是一样”——“她”具有深层的隐喻意义,仿佛如一种神秘的力量、一份遥远的昭示、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她”一定是人间至真至美的东西,吸引着人们热切地去追求、去努力,不惜为之献身、为求之不得而伤心嗟叹、悲哀愁怨。

你说,“她”究竟是什么?

猜你喜欢
  • 《礼记》·《文王世子第八》原文、注释和翻译- 礼记

    【经文】 文王之为世子 ① ,朝于王季日三 ② 。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 ③ ,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 ④ ,亦如之。其有不安节

  • 郭蓓《蜿蜒流淌的一条大河》

    一道淮水从曹多勇的小说世界中蜿蜒流过,这条活泼又深沉的大河承载了多少复杂的况味,使得曹多勇的小说境界因此美丽、开阔了许多。曹多勇出

  • 白居易《诗酒琴人,例多薄命,予酷好三事,雅当此科》全诗赏析

    爱琴爱酒爱诗客,多贱多穷多苦辛。中散步兵终不贵,孟郊张籍过于贫。一之已叹关于命,三者何堪并在身。只合飘零随草木,谁教凌厉出风尘。荣名厚禄二千石,乐饮闲游三十春。何得无厌时咄咄,犹言薄命不如人。 作品赏

  •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经典伤感文章美文

    伤感指人的一种感情思绪,通常当人受到打击或者遇到很难过的事时容易产生这种感觉。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经典伤感文章,欢迎查看!  经典伤感文章美文 篇1  撩一缕青丝,迎于额前,风起遐思闲瞑。低头浅叹,散!  适逢几时醉,醉人,醉吾心。  不尽酣肠别绪,不完折柳之言。寄于天,于雁,只道是纤陌挂念。 杨柳依依,依惜别,木叶萧萧,啸清冷。只得辗转,侧影幽咽。  恍忽间,火红的时间的烙铁又把痕迹烫的更深,砌入了凹凸起伏的妩媚。时间的瞬隙万变,无从察觉

  • 鲁迅《论讽刺》全文、注释和赏析

    我们常不免有一种先入之见,看见讽刺作品,就觉得这不是文学上的正路,因为我们先就以为讽刺并不是美德。但我们走到交际场中去,就往往可以看见这样的事实,是两位胖胖的先生,彼此弯腰拱手,满面油晃晃的正在开始他

  •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韦庄《台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韦庄的《台城》描绘了书香盛世中的文化场景,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内涵。读材可发现,文中通过描写大街小巷中书店的热闹景象,寄托了作者对文化繁荣的向往与追求。同时,通过对书店老板智慧与普通人热情接待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追求。同时,作品中反映了社会风态的转变,从尘世荣华到人文关怀,整个作品融入了作者深厚的思想力量和人文情怀。通过韦庄的《台城》,我们能够感悟到人文雅趣与传统价值的融合,也能够领悟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全诗赏析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蹋雪行。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

  • 《婆罗门引赏析》

    陈藏一《话腴》:“赵昂总管始肄业临安府学,因踬无聊赖,遂脱儒冠从禁弁,升御前应对。一日,侍阜陵跸之德寿宫。高庙宴席间问今应制之臣,张抡之后为谁。阜陵以昂对。高庙俯睐久之,知其尝为诸生,命赋拒霜词。昂奏所用腔,令缀《婆罗门引》。又奏所用意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