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韩愈《与崔群书》原文、赏析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韩愈《与崔群书》原文、赏析和鉴赏

韩愈

自足下离东都,凡两度枉问,寻承已达宣州,主人仁贤,同列皆君子,虽抱羁旅之念,亦且可以度日,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以御外物者也,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台耶! 宣州虽称清凉高爽,然皆大江之南,风土不并以北,将息之道,当先理其心,心闲无事,然后外患不入,风气所宜,可以审备,小小者亦当自不至矣。足下之贤,虽在穷约,犹不能改其乐,况地至近,官荣禄厚,亲爱尽在左右者耶! 所以如此云云者,以为足下贤者,宜在上位,托于幕府,则不为得其所,是以及之,乃相亲重之道耳,非所以待足下者也。

仆自少至今,从事于往还朋友间,一十七年矣,日月不为不久。所与交往相识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与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艺取,或慕其一善,或以其久故,或初不甚知,而与之已密,其后无大恶,因不复决舍,或其人虽不皆入于善,而于己已厚,虽欲悔之不可。凡诸浅者,固不足道,深者止如此! 至于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阃奥,而不见畛域,明白淳粹,辉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仆愚陋无所知晓,然圣人之书,无所不读,其精粗巨细,出入明晦,虽不尽识,抑不可谓不涉其流者也。以此而推之,以此而度之,诚知足下出群拔萃,无谓仆何从而得之也! 与足下情义,宁须言而后自明耶!所以言者,惧足下以为吾所与深者,多不置白黑于胸中耳。既谓能粗知足下,而复惧足下之不我知,亦过也。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尽善尽美,抑犹有可疑者。仆谓之曰:“何疑?”疑者曰:“君子当有所好恶,好恶不可不明,如清河者,人无贤愚,无不说其善,伏其为人,以是而疑之耳。”仆应之曰:“凤凰芝草,贤愚皆以为美瑞,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譬之食物,至于遐方异味,则有嗜者,有不嗜者;至于稻也,粱也,脍也,䏑也,岂闻有不嗜者哉!”疑者乃解。解,不解,于吾崔君,无所损益也。

自古贤者少,不肖者多。自省事已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贤者虽得卑位,则旋而死,不贤者或至眉寿。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无乃所好恶与人异心哉!又不知无乃都不省记,任其死生寿夭耶! 未可知也。人固有薄卿相之官,千乘之位,而甘陋巷菜羹者,同是人也,犹有好恶如此之异者,况天之与人,当必异其所好恶无疑也!合于天而乖于人,何害!况又时有兼得者耶!崔君崔君,无怠无怠。

仆无以自全活者,从一官于此,转困穷甚,思自放于伊、颍之上,当亦终得之。近者尤衰惫:左车第二牙,无故动摇脱去; 目视昏花,寻常间便不分人颜色; 两鬓半白,头发五分亦白其一,须亦有一茎两茎白者。仆家不幸,诸父诸兄,皆康强早世,如仆者又可以图于久长哉! 以此忽忽,思与足下相见,一道其怀,小儿女满前,能不顾念。足下何由得归北来,仆不乐江南,官满便终老嵩下,足下可相就,仆不可去矣。珍重自爱,慎饮食,少思虑,惟此之望! 愈再拜。

此篇是韩愈写给崔群的一封信,崔群,字敦诗,贝州武城 (今山东武城县人),与韩愈同年进士,其时在宣州 (今安徽宣城县) 任观察判官。

这封信感情饱满明朗,全文四段,每段有每段的情感色调: 温暖、深情、愤郁、悲凉。

第一段是韩愈请崔群不以得失戚戚忧心,善自保养身体。崔群为何离开洛阳到宣州,信中没有交待,但从韩愈对他细致周到的关心和劝慰的话语中,估计他是受到了什么不公正的待遇。韩愈先劝崔群“主人仁贤,同列皆君子”。主人指宣歙观察使崔衍,崔群在他幕下做判官。“同列”指李博等,当时李博也在宣州崔衍幕中。李博、崔群、韩愈三人都是陆贽榜下的同年进士。又劝崔群“乐天知命”,顺其自然,心情旷达。三是从宣州的气候、水土方面要崔群保养好身体。第二段叙述与崔群的深情厚谊并表示非常敬慕钦佩他的人格。第三段代崔群发牢骚,同时也发泄出自己胸中的不平抑郁之气。第四段向崔群诉说自己近来的精神身体状况和家中的不幸,言语之中饱含着他三十五个春秋的悲凉慷慨,流露出未老先衰的苍凉。末尾说自己愿终老嵩山之下,要崔群前来相就,这和韩愈在孟东野序中“江湖余乐也”数句的意旨大体相同。崔群、孟郊与韩愈相契最深,所以有偕隐终老之意。

从结构艺术上说,文章的第二段最具魅力。它如一条长河,纡徐曲折,波澜起伏,开始韩愈先用层层铺垫的方法,说自己往还于朋友之间十七年来,结识的朋友有千百人; 铺下了第一层,其中相处的如骨肉兄弟的也不少,这些朋友有的是因其与自己事业相同,有的取其长于某种技艺,有的钦慕其有某种美好的品行,有的与其是多年老朋友,有的与其开始不很相知,但彼此来往久了,后来没有大的不善,故不再舍弃等等; 铺下了第二层。“凡诸浅者,固不足道,深者止如此!”又铺下一层之后,才推出:“至于心所仰服,考之言行,而无瑕尤,窥之阃奥,而不见畛域,明白谆粹,辉光日新者,惟吾崔君一人。”“惟吾”已是多么亲切,“崔君一人”四字,使人仿佛看到崔君在韩愈众多朋友中间,在“浅者”、“深者”之上,如一座宝塔上的塔尖,熠熠闪光,又如众星捧出的一轮秋月,皎洁明亮。这是这段的第一个“波峰”。作者的笔此时一转,说“我”虽然愚笨寡陋,但圣贤之书无所不读,其“精粗巨细、出入明晦,虽不尽识,不可谓不涉其流者也”。他用渡过水的人便知道了这条水的深浅、广狭,比喻自己对圣人之书不能说没下过一番探讨功夫,亦即很知道它的底蕴。因此而“推之”、“度之”,得出崔群“出群拔萃”的结论,这是“我”从交友的经验中和古书的理论中得来的。到此,韩愈觉得还不足以把自己对朋友的一片心迹表白充分,他的笔又一转,说朋友间应该知己知彼,说我既然能粗略地知道您,但又怕您不知道我,不知我亦是我的过错。作者巧设出一个“疑者”,并和他进行了一番对话。“疑者”曰:“如清河者,人无贤愚,无不说其善,伏其为人,以是而疑之耳。”清河是崔氏的郡望,所以用以代指崔群。韩愈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凤凰芝草,贤愚皆以为美瑞;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神话传说中的凤凰仙芝,人无论贤愚都会认为它们是瑞禽瑞草;艳阳高挂在蓝天上,谁都知道天空清澈而明朗。这里韩愈把崔群比作“凤凰芝草”和“青天白日”,可见对他倾倒之至。这是本段的第二个“波峰”,比第一个“波峰”更高。为掀起这个“波峰”,韩愈先抑后扬,设“疑者”的话抑,用自己的回答扬,抑是手段,扬是目的。接着,韩愈又用“食物”打了个通俗的比方,从而彻底澄清了“疑者”的疑问,“疑者”心悦诚服了。而韩愈这时又把笔一转:“解,不解,于吾崔君,无所损益也。”韩愈感情丰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情深也可使文章波澜起伏。

第三段主要采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韩愈不但代崔群发了牢骚,同时将自己的一腔愤郁也倾注其内。“自古贤者少,不肖者多。自省事以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贤者虽得卑位,则旋而死,不贤者或至眉寿。”青紫,即汉朝丞相、太尉,均用金印紫绶(结在印纽上的带子),御史大夫则用银印青绶,青紫二色是最高级文武官印绶所用的颜色,所以后世常以“青紫”来代称高官贵人。作者把“贤者”和“不贤者”进行对比,比出他们的机遇、官运以至寿命长短都截然不同,因而质问道:“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他怀疑“造物者”的好恶和人类的好恶不尽相同,从而得出了“合于天而乖于人”的结论。

这篇文章在结构上善用排比。如作者在第二段连用一组六句的排比句,列举了朋友的种类,详尽而周密。其中“或以事同,或以艺取”为四字对,“或慕其一善,或以其久故”是五字对,“或初不甚知,而于己已密,其后无大恶,因不复决舍,或其人虽不皆入于善,而于己已厚,虽欲悔之不可”,又是长句对。第三段中,他把“贤者”与“不贤者”分开进行了三组对比,说服力强,对比效果强烈。

比喻精当。如连用“瑕尤”、“阃奥”、“畛域”、“辉光日新”等比喻,形容崔君的言语象美玉一样没有一点疵病,比喻他没有一点自私自利之心,胸襟宽阔,坦坦荡荡,祝愿他的德业日新月异,不断进步。还有“凤凰芝草”、“青天白日”等喻,形象皆生动而鲜明。“至于遐方异味,有嗜者,有不嗜者; 至于稻也,粱也,脍也,也,岂闻有不嗜者哉?”比喻通俗贴切,

这封书信语言明白晓畅,几近口语。文章气韵深厚,感情强烈,爱憎分明。文中的“崔君崔君,无怠无怠”,作者使用反复手法,以满腔热情激励他人,深沉感慨,意蕴无穷。

字数:3390 郭卉
关永礼 主编.唐宋八大家鉴赏辞典.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第120-124页.


猜你喜欢
  • 《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赏析》

    ⑿1916年春,南方各省为反对袁世凯,纷纷宣布独立。天问:即郭厚庵:作者友人。   ⒀班生:指东汉班超。他曾投笔从戎,到西域去为国立功。这里用班生来指作者的朋友天问,问他这次投笔参军以后心情如何,夙愿能否顺利实现。日已曛:日落黄昏,指祖

  • 名诗《教我如何不想她》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

  • 古文辞类纂《李习之行己箴》全文

    李习之行己箴 人之爱我,我度于义。义则为朋,否则为利。人之恶我,我思其由。过宁不

  • 寓言《百发百中》全文和鉴赏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 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 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

  •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 【作者】:李白【年代】:唐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赏

  • 苏轼《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盘石石尽乃得泉》全诗鉴赏

    海国困蒸溽,新居利高寒。以彼陟降劳,易此寝处干。但苦江路峻,常惭汲腰酸。矻矻烦四夫,硗硗斫层峦。弥旬得寻丈,下有青石盘。终日但迸火,何时见飞澜。丰我粲与醪,利汝椎与钻。山石有时尽,我意殊未阑。今朝僮仆

  • 《大处入手》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徐懋庸 这两年,小品文是发达了起来。虽然有人吐唾沫,掷石头,称之曰“杂文”以形其没有价值,然而它还是日益发达,而且日益见得有用处。 这情形原是好的,但同时也生了弊病,许多青年上了“十四年来中国现代文学

  • 白居易《自悲》全诗赏析

    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

  •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系辞下) 无德而居高位,无智而策大谋,力小而担重任,没有不会招来灾殃的。 不修往而居大位,所知小而所谋者大,力不及而所任者重,均违天地自然之法则,鲜有能违其目的者!故人必须有自知之明,夫然后可以得事

  • 王昌龄《送崔参军往龙溪》全诗赏析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