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教我如何不想她》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赏析】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刘半农1920年留学英国时的作品。20年代初,诗人出国学习语音学,与同在英国学习音乐的青年赵元任相识。异乡游子,常常怀念祖国。他们在艺术的合作里抒发了共同的感情——诗人创作了这首歌词,音乐家为之谱了曲。由于它优美、抒情,很快在中国青年中流传开来。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为歌唱而写的诗,音乐性强是它的主要特征。音乐是借助声音构成的,诗因为必须经由文字和语言来表达,因而它不但呈诸人的视觉,而且也要诉诸人的听觉。这首诗借用传统格律诗的音节结构创造了鲜明的节奏。在诗句的组成上,它基本上沿用七言诗 “二、二、三” 的格式,如:
教我 如何 不想她不过由于句中又不时地镶嵌一些虚字,如“月光恋爱着海洋”中的“着”,在诵读或歌唱时,这“着”字随着诵者或歌者的感情的需要而可前可后,与第二顿或第三顿粘附在一起,甚是灵活,因而这样的诗句既满足了人们对节拍的习惯要求,让人觉得“上口”和“顺耳”,又避免了七言体的单调,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在诗节里大量地运用对仗,如“天上”对“地上”,“飘着”对“吹着”,“月光”对“海洋”,“水面”对“水底”,“枯树”对 “野火”,“冷风”对“暮色”,等等,这些两两相对的词语,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对偶句,不但在含义上彼此呼应,相映成趣,而且在上下联之间产生了明显的节奏感,而且强化了诗的音乐气氛。该诗在韵律的运用上也比较讲究,有头韵,如第一个诗节里一、二句最前边的两个“上”字的“ang”韵,第二个诗节里一、二句最前边的“光”与“洋”字的“ang”韵;有腹韵,如第一个诗节里一、二句中间的两个 “着些”都是 “e”与 “ie”韵; 有脚韵,如第一个诗节的一、二句押相近的 “en” 与 “eng” 韵,第二个诗节的一、二句押“ang”韵,第三个诗节的一、二句押“ou”韵,第四个诗节的一、二句押 “ao”韵。这些韵,经过组合、调整,照应起来,形成了此起彼伏,此响彼应的一个音乐系统,从整体上给人以和谐、完满的美感。又由于诗节与诗节的结构很匀称,第一、二句都是七字句,第三句都是一个字,第四句都是八个字,第五句不但字数相等,而且所有的字义字音都相同,这就使全诗又增添了回环往复的浓郁的旋律美。
教我如何不想她之所以能够深深地打动人,还在于诗人将诗的语言的音乐美与诗的语义的意境美完美地统一了起来。诗人把一个缅怀故国的游子置诸自然界高远、广阔的空间,他仰望天空、月色,放眼海洋、旷野,突然,在他的眼前、在他的想象中,展开了一幅画卷: 祖国壮美的天空,辽阔的海洋和陆地,那飘动的云,那轻拂的风,那月光与海水映照下蜜也似的夜,那流水上点点的落花,水里面缓缓游荡的鱼儿,那翻飞的燕子,那远树、野火……她们都是那么充满着绵绵的情意。
深沉的意境、无限的情怀,与鲜明的节奏和委婉的旋律交融一起,造就了一个音、画、义完美结合的艺术世界。
-
三悲曰:奇峰合沓半隐天,绿萝蒙茏水潺湲〔2〕;因嵌岩以为室,就芬芳以列筵。川谷萦回兮
-
《平水韵》 祢父牵携两髻童,此间犹记腊梅红。 枯坟草蔓游人影,旧室蛛垂信使风。 曲破弦思桑梓处,心摧月梦蓼莪中。 何当水驿天涯远,索解情憀白发翁。
-
《毋为财货迷,毋为妻子蛊,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毋为财货迷,毋为妻子蛊,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明·吴麟徵《家诫要言》,迁善崇德类名
-
【原题】:馀干史子固本知县趋朝便舟见访以四绝句叙旧次其韵
-
李颀:(690?-751?),赵郡(今河北赵县)人,长期居颍水之阴的东川别业(在今河南登封)。偶尔出游东西两京,结交当代文士。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不久任新乡尉。经五次考绩,未得迁调,因辞官归东川。其
-
君思郢上吟归去,故自渝南掷郡章。野戍岸边留画舸,绿萝阴下到山庄。池荷雨后衣香起,庭草春深绶带长。只恐鸣驺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尝。
-
书边事——张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如此水,长愿向南流。此诗高视阔步而出,一
-
二十八认猪不争二十八认猪不争 曹节,素仁厚。邻人有失猪者,与节猪相似,诣门认之,节不与争。后所失猪自还,邻人大惭,送所认猪,
-
降奚能骑射,战马百余匹。甲仗明寒川,霜囗囗囗囗。囗囗煞单于,薄暮红旗出。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脱却囗囗囗,囗囗沦狄天。匈奴不敢出,漠北开尘烟。
-
长松吟风晚雨细,东庵半掩西庵闭。山行尽日不逢人,浥浥野梅香入袂。居僧笑我恋清景,自厌山深出无计。我虽爱山亦自笑,独往神伤后难继。不如西湖饮美酒,红杏碧桃香覆髻。作诗寄谢采薇翁,本不避人那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