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兰台公子”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兰台公子
【出典】 文选卷一三战国楚·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参见“宋玉词翰”条、“云雨”条。
【释义】 风赋言宋玉曾陪楚襄王游兰台之宫。宋词中常用“兰台公子”指宋玉,并涉及署名宋玉的风赋、高唐赋等作品的内容。
【例句】 ①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柳永击梧桐[香靥深深]37)作者暗将所恋女子比作神女,故而说想向宋玉打听她的下落。②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苏轼水调歌头·快哉亭记279)快哉亭的命名来自宋玉风赋,词中以兰台公子称宋玉,表示自己对宋玉赋风的看法。③瞥然飞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秦观南柯子[霭霭迷春态]469)这里用本典表现词中男子失去所恋妓女后的惆怅。谓宋玉赋徒然赞美神女,而神女却一去不返。④怕里,又悲来老却,兰台公子。(马子严月华清·忆别2069)这里以宋玉喻指为伤别、相思而愁苦的男子。
-
《君子所贵乎道,求之身而已;言、行、动皆本诸身之道,立其本而中和致,乃可以制礼作乐.
《君子所贵乎道,求之身而已;言、行、动皆本诸身之道,立其本而中和致,乃可以制礼作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
-
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淡月疏星。浣沙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作品赏析【注释】:博山在江西永耒县西二十里,山中有清奇的泉石、苍翠的林谷,还有雨岩、博山寺
-
【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注释与译文]千万次呼唤,弹琵琶的女子才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琵琶女沦落天涯,有难言之痛,故不愿见人。今常用后句比喻遮遮掩掩,不露真相。 参考文献 (
-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
尔到江陵府,何时到峡州。乱离生有别,聚集病应瘳。飒飒开啼眼,朝朝上水楼。老身须付托,白骨更何忧。
-
君不来兮,徒蓄怨积思而孤吟。云阳一去已远,隔巫山绿水之沉沉。留馀香兮染绣被,夜欲寝兮愁人心。朝驰余马于青楼,怳若空而夷犹。浮云深兮不得语,却惆怅而怀忧。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何无情而雨绝,梦虽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出处】唐王维《山居秋暝》。 【译注】空寂的山中在新雨过后,万物清新,晚上的天气使人感觉到凉爽的 秋意。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野雨后的 清新明净或山林的清冷景象。
-
《蜃楼志》,又称《蜃楼志全传》,庾岭劳人著。全书二十四卷,二十四回。约成书于清嘉庆初年。主要版本有嘉庆九年(1804)新镌本,嘉庆十二年 (1807) 新镌本,咸丰八年 (1858) 新镌本。 《蜃楼
-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庄子·德充符》,良朋贤友类名言句子